近期,不論是現貨市場還是期貨市場上,銅價均出現大幅下跌,從而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現貨市場方面,據生意社最新數據顯示,6月27日,現貨電解銅參考價為64463.33元/噸,相比兩周前(6月13日)已累計下跌10.68%;期貨市場方面,滬銅主力連續合約自6月13日起開始快速下跌,截至6月27日收盤,合約價格報收于63750元/噸,累計下跌12.25%。
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銅、鎳等有色金屬價格近期出現快速回落,主要是由于宏觀風險偏好回落以及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此外,國際市場方面,近期在大國博弈、地緣問題以及海外通脹等因素疊加影響下,部分歐美央行激進加息,引發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從而導致市場風險偏好和流動性急劇收縮。其中,大宗商品等風險資產首當其沖。
葉銀丹稱,具體來看,國際供給方面,雖然2022年一季度智利和秘魯等地因礦山品位下滑、干旱等原因產出不及同期和預期,但亞洲、非洲等區域的新增和擴建礦山投產較為順利,總體而言,2022年全球銅精礦供給將較去年同比上升;國內供給方面,2022年二季度我國精煉銅產量不及預期,但下半年或釋放增量。同時,需求端方面,雖然新能源產業整體繼續維持高景氣度,但海外傳統需求承壓,國內電網訂單增長也仍具有不確定性,從而導致銅需求疲軟。
葉銀丹進一步表示,預計下半年供需矛盾減弱將帶動銅價中樞進一步下移,如果供給端未有超預期干擾事件發生,銅價或面臨更大的波動風險。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受近期銅價持續下滑影響,A股市場銅板塊也隨之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截至6月27日收盤,銅板塊指數(803075.EI)報收于483.20點,相比6月13日已累計下跌2.91%;成分股方面,西部礦業(累計下跌10.05%)、銅陵有色(累計下跌11.08%)以及江西銅業(累計下跌4.93%)等相關個股跌幅居前。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估值來看,銅板塊目前正處于歷史低位,以江西銅業為例,當前企業動態PE僅為10.5倍。
葉銀丹認為,由于銅是新能源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升變壓等關鍵電器件中的重要材料,所以從長期來看,在全球主要國家積極推動綠色轉型背景下,未來國內外對于銅的需求將有較強支撐,銅板塊相關企業業績有望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