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持續上升,硅料、硅片的價格延續微漲走勢。
本周,國內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持續上升,硅料、硅片的價格延續微漲走勢。
2月23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發布最新的硅料報價。價格顯示,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4.0至24.9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4.4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8%;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3.8至24.7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4.24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1%。至此,今年以來,硅料價格已六連漲。
值得一提的是,2月22日,硅片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再次調高了單晶硅片的價格,其他二線企業紛紛跟進調漲報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是隆基股份開年以來第三次上調硅片價格。與上一次報價相比,隆基股份此次調價后不同尺寸的硅片價格上漲0.1元/片至0.12元/片。
硅料供應緊張格局延續
“由于3月份長單基本集中在本周和下周簽訂,價格取決于3月份硅料市場供需情況、各環節庫存承受力、市場情緒等各方面因素,而最根本的影響因素仍是供需。”針對本周硅料價格持續微漲的情況,硅業分會分析認為。
硅業分會維持了此前預計的“國內多晶硅擴產增量釋放不及預期”的結論。同時,業內機構集邦咨詢也指出,供需缺口仍存在,導致本周長單及散單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針對未來價格走勢,硅業分會認為,3月底硅料簽單價格將主要取決于4月份硅料市場供需情況,而4月份國內硅料產量將環比有5%至7%的增幅。
根據3月份國內外硅料和硅片企業生產運行計劃,屆時,國內硅料總供應量約6.3萬噸(國內產量5.5萬噸、進口量0.8萬噸),硅片企業提升開工率之后月產量預計在23.6GW左右。
事實上,對硅片企業而言,其在3月份的開工率及產出均有提升計劃,這將導致硅料供應缺口維持在2000噸至3000噸。
此外,目前一線企業開工率已提升至75%左右,一體化企業開工率也維持在80%至100%。但是由于產出受硅料供應不足及開工率提升后產線生產周期影響,硅片的供應也處于偏緊的情況。
受到供需關系緊張的影響,2月22日,硅片龍頭企業隆基股份宣布單晶硅片價格提價,次日,其他二線企業紛紛跟進調漲報價。
隆基股份最新的產品價格顯示,單晶硅片P型M10(厚度165μm,下同)最新價格為6.50元,M6價格為5.45元,P型158.75/223mm價格為5.25元。與上一次的1月27日報價相比,分別提價0.12元、0.1元、0.1元,分別漲幅約為1.88%、1.87%和1.94%。
這已是隆基股份今年以來第三次上調硅片價格。而與1月16日開年的第一次報價相比,上述三種硅片價格已經分別上調0.3元/片至0.35元/片,上調幅度分別為5.69%、5.83%、6.06%。
實際上,兩大硅片龍頭隆基股份、中環股份交替宣布漲價的信號,渲染了硅片環節供需緊張的現象。
根據集邦咨詢的報價,本周硅片價格小幅上漲,其中M10價格漲幅最大,而M6、M10、G12的均價分別為5.35元、6.45元、8.5元,漲幅1.9%、2.38%、1.8%。
不可否認的是,今年是硅料的擴產大年,硅料多宗大規模投資、擴產項目陸續公布。
2月14日,合盛硅業公告將耗資175億元投建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更早前,1月24日,大全能源發布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10億元,用于年產10萬噸高純硅基材料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電池組件采購動作放緩
然而,上游扎堆擴產、接連漲價的行為,并沒有得到下游的積極響應。
從需求端的角度來看,電池廠“提貨難”的現象仍在維持,組件廠商也出現了采購疲軟的情緒。
數據顯示,電池片價格并沒有延續前幾周的小幅漲價,本周價格維持穩定。這也意味著,電池片環節再度進入了價格博弈之中。
疊加上游硅片價格不斷上漲,電池片企業盈利空間處在低位。對此,集邦咨詢認為,“終端需求對電池片訂單熱度有所支撐,部分電池企業一直在嘗試調整報價,組件企業因前年備貨仍然有存量不接受上漲價格,且近期組件端報價持穩,電池片報價上調空間不大。”
另據行業媒體PVInfoLink的統計,組件價格連續多周沒有出現變化。182mm和210mm單面單晶PERC組件的交易價格均為1.88元/W。
受主產業鏈及輔材價格上漲影響,部分組件企業試探性調漲價格,但成交量并不明顯。PVInfoLink指出,在組件端預期減產下,后續不排除3至4月電池片的開工率恐有下修的可能性。部分企業擔憂漲價后,終端需求降溫,采購動作放緩,進而再次陷入博弈局面。
不過,集邦咨詢認為,組件需求仍較為順暢。“目前,海外搶裝備貨期已接近尾期,國內大基地項目持續推進,多家企業都已開始進行采購招標。”該機構在本周的價格評析中稱。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多晶硅、硅片產量分別達到50.5萬噸、227GW,同比增長27.5%、40.6%。而根據硅業分會預測,到2022年底國內多晶硅產能將達到86萬噸/年以上,硅料產能將比上一年度增加34萬噸/年,環比增加65%。
不過,就在2月23日舉行的“光伏行業2021年發展回顧與2022年形勢展望線上研討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表示,接下來,也需警惕多晶硅投資過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