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光伏板塊異動,截至發稿,金辰股份、安彩高科強勢漲停,邁為股份、中來股份等集體拉升。
消息面上,根據通威股份官微信息,7月16日通威金堂1GW異質結電池項目第一片電池片下線。自5月28日第一臺設備進場,至7月16日首片下線,歷時50天,標志著通威太陽能在高效太陽能電池研發布局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什么是HJT電池?
HJT,中文名稱異質結電池,光伏電池的一種。
它綜合了晶體硅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具有轉換效率高、工藝溫度低、穩定性高、衰減率低、雙面發電等優點,技術具有顛覆性。
2015年之前,光伏電池主要由鋁背場(BSF)電池主導。
到2015年,PERC電池開始起量、并成為目前市場的主流電池,至此電池片技術已經歷2代變革。
但是,目前PERC電池、PERC+電池轉換效率已接近天花板,TOPCon電池提升空間又有限,所以市場的關注熱點逐漸向HJT等轉移。
HJT異質結電池有什么優勢?
對比PERC及TOPCon電池,HJT潛力巨大,有望成為第三代電池片技術主流。
1)轉換效率更優
HJT效率潛力超28%,遠高PERC電池。受P型單晶電池自身材料的限制,PERC電池轉換效率已接近天花板,而HJT最高轉換效率已超26%,長期有望超28%,效率優勢明顯。
2)工藝流程更簡化,降本空間更大
HJT為低溫工藝,在硅片成本和非硅成本上均更優。同時,HJT只需4道工藝,相比PERC(8道工藝)和TOPCon(9-12道工藝)工藝流程更簡化。
3)其他:光致衰減更低、穩定性高、雙面率更高等。
全球最大HJT量產項目投產,行業進入大規模量產的倒計時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威太陽能建成投產的金堂基地1GW異質結電池是目前全球異質結電池量產規模最大的一個項目,通威股份作為PERC時代光伏電池龍頭,此前分別在成都和合肥建設了兩條HJT中試線,其中通威合肥HJT線電池效率已經穩定在24.5%左右。
德邦證券表示,目前PERC量產轉化效率已接近理論極限的24.5%,具有更高轉化效率的TOPCon和HJT技術成為未來發展方向。目前除通威股份以外,愛康、華晟、明陽智能、金剛玻璃等廠家均在加速布局HJT技術路徑,預計高效電池技術路徑對PERC技術的取代將逐漸加速。
廣發認為,HJT已進入大規模量產的倒計時階段,行業擴產加速。經過廣發證券的整理,近2年國內外推出的HJT產線規劃超過90GW,預計今年可能投入建設的約10GW,相較于去年有大幅提升。近期從下游擴產及出片的角度來看,通威將HJT產線規模帶入GW級別,明陽智能、金剛玻璃等新廠商的陸續加入,HJT進入大規模量產的倒計時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