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防建設來說,航母屬于國之重器,而對于一個國家的工業建設來說,高端機床同樣扮演相同的角色。眾所周知,機床是加工工件的動力裝置,是機械零件制造過程中的重要設備,所以機床也被譽為“制造之母”。可以說,一個國家機床工業發展的程度,直接關系著這個國家工業體系的發展進度、高度。
中國機床工業已經經歷了將近10年的低迷期,在過去10年,我國因高端機床實力匱乏,導致零部件質量并不過關。無論從零部件質量還是耐用性,都無法和國外的零部件相抗衡,直接影響到機床產品的售后服務。所以我們一直呈現高不成交,低競爭力巨大的現象。
目前我國高檔數控系統90%以上全部依靠日德進口,由于又到了機床的更換期,所以最近一兩年我國面臨大量機床的更新換代,進口需求量大增。根據日本機械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機床訂單總額達到了1720億日元,占海外訂單的33%。如此現象導致我國需要徹底升級轉型,國產化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實。
近兩年,國產機床發力頻頻傳出捷報。2020年初,我國主持修訂的“S試件”五軸機床測試方法正式成為國際標準。在此之后,通用技術集團研制的國內首臺超長行程高鐵專用高速五軸加工中心下線,正式用于高鐵行業核心零部件的生產。
除此以外,機床行業將近20家企業入選了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這也意味著我國高端機床產業正式迎來新機遇,持續“破局”態勢勢不可擋。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協會預測,2021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將增長5%,意味著將突破3400億元。
現在國內加工制造業已經進入升級轉型的過程當中,在需求的帶動下相信假以時日,必將會迎頭趕上,畢竟把錢花到自己國家的企業上才是良性循環的過程。隨著國家級大基金已經更多地開始投向機床行業,各項政策持續顯效。不僅可以給予民營企業更多的機會,同時可以幫助我國早日突破日德壟斷的歷史性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