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透露,全國人大財經委極有可能在7月16日召開會議,研判第二季度經濟形勢。
經濟企穩之際密集調研
尹中卿發表上述講話之際,中央最高層正在全國各地展開了新一輪的密集調研。據了解,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近日到黑龍江考察,勉勵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與此同時,包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內的其他多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紛紛趕赴全國各地。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7月16日,全國人大財經委聽取了多個國家調控部門對于上半年經濟形勢的匯報,并進行討論;7月23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對外公布下半經濟形勢研判報告。2008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宏觀調控政策基調正式由“雙防”(防過熱防通脹)轉向了“一保一壓”(保增長壓物價)。
當此官方定調“中國經濟”企穩之際,決策層再度頻頻調研中國經濟形勢,無疑令市場產生遐想——下一步宏觀調控政策會否轉向。
宏觀政策微調勢在必然
有鑒于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委會已明言“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包括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內的諸多觀察人士斷言,政策基調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但微調勢在必然??勺髯⒛_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眼下正在對部分政府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專題調研。重點了解政府投資的總體安排、項目下達、資金撥付(包括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工程進度、投資效果以及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
民生項目效益不如意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地方新增財力用于支出的壓力增大。地方財政配套能力不足,很多甚至都沒有配套。”剛剛從內蒙古調研歸來的尹中卿說。
尹中卿指出,當前部分項目的選擇和前期選擇不充分,降低標準,相當數量的民生項目經濟效益不如人意,政府公共投資對民間投資的帶動作用沒有發揮。
“感覺現在我們9080億元新增投資面臨很多問題。如果現在進入了GDP,將保增長。但后邊將留下很沉重的負擔。所以現在怎么講投資效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尹中卿強調,由于支出日益增加,今年的財政赤字可能會突破年初9500億元的預算,“恐怕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
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對此建議,可“局部調整政策型投資的渠道和行業方向”,注重投資的就業效應、產業調整效應。與此同時,未來的政策還應考慮全面放開民間資本進入的行業管制,以改變目前的投融資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