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的廣告語,讓鉆石這種超硬材料成為愛情永恒的象征。但是你知道嗎?商丘市西南角的一個小縣城,年產人工鉆石100萬克拉,貢獻了全國70%的金剛石微粉產量,它就是商丘柘城——中國金剛石之鄉。 河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間隙,省人大代表、柘城縣縣長路標接受了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專訪,講述了柘城的下一步蝶變之路。
創新驅動發展從中國微粉之鄉向中國鉆石之都蝶變
“柘城是中國金剛石之鄉”,許多人剛聽到這一消息可能都有些震驚,但其實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柘城的金剛石產業已走過了近40年。
40年來,柘城金剛石實現了產業發展模式的提升轉變。由過去“小、散、短、弱”的家庭作坊式生產模式,向集群化、專業化、鏈條化、高端化的模式跨越,形成了從單晶合成、微粉加工、制品生產到鉆石培育的一條龍、全鏈條發展新格局。
路標對記者表示:“金剛石是柘城的優勢主導產業,為大力推動金剛石產業發展,柘城打造了以產業園區為平臺、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營商環境優化為保障的培育模式,取得了飛躍式發展。”
一組數據可以充分展現:
?吸引了河北、安徽、廣西、廣東等地一批金剛石企業入駐產業園區,現有金剛石企業62家,其中規上企業28家,省定上市后備企業3家。
?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發基地各1處,省級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8家,擁有發明專利126項。
?全縣年產單晶25億克拉,培育鉆石100萬克拉;年產金剛石微粉58億克拉,微粉產量和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的70%和50%。
?年產金剛石制品1500萬件套,達到9大系列180多個品種,柘城縣也被認定為國家級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一顆小小的金剛石何以發展成大產業?在路標看來,關鍵在于科技創新。“例如力量鉆石研制的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種八面體金剛石重大科技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在去年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企業經營狀況實現了逆勢上揚。” 他表示,接下來柘城將繼續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把單晶做強、微粉做精、制品做大、鉆石做亮,努力使柘城從中國微粉之鄉向中國鉆石之都實現精彩蝶變。
兩項建議產業振興推動縣域經濟振興
“縣域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石,縣域經濟強區域經濟才會強。產業發展又是縣域經濟的關鍵支撐,產業強縣域經濟才會強。”路標對記者說的這句話,道出了柘城縣推動金剛石產業成為如今規模的內在邏輯。
不過,在他看來,成績背后,柘城縣經濟總量偏小、產業規模不大的短板不能忽視。對此,他提出了兩項建議。
第一,目前縣域經濟面臨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環保等瓶頸,造成引進項目難、吸引人才難、持續發展難、轉型升級難等問題。因此,他建議省政府能夠從土地保障、融資需求、人才引進、科技創新等方面,盡快出臺更實際、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二,河南省有發展超硬材料產業的基礎、優勢和潛力,全省金剛石產量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在河南多個規劃綱要中,也將超硬材料作為重點發展產業。對此,他建議將建設超硬材料基地寫入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促進超硬材料產業成為河南新型材料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