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產業革命風起云涌之際,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成為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短板的重大機遇。中微公司、華興源創、中國通號……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分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如何通過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助力“創新驅動”,成為資本市場重要命題。定位于服務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的科創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
分析人士表示,科創板重點支持的行業領域代表著我國經濟未來的“新經濟”方向,是我國政府一直以來所引導的產業升級方向。由于新經濟企業在融資需求方面更為多樣化,更符合資本市場的融資特性,科創板的推出將給這些企業發展以助力。反之,科創板也能給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參與中國新經濟企業發展、分享其成長紅利提供一條新的途徑。而科創板的各項新制度,也基本代表了我國資本市場未來改革的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申報集中
“中國制造”正升級為“中國智造”。隨著“互聯網+”深入開展,基于移動互聯、物聯網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成為我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有力支撐。大數據、云計算應用不斷深化,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走向實用,催生出一大批大數據企業、高估值科技企業、“瞪羚”企業。
科技創新引領新動能發展,開辟了經濟增長的新天地,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出今年以來工業新動能較快的增長勢頭。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1.6%,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10.5%。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部分新興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
事實上,科創板重點支持的6大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政府一直以來所引導的產業升級方向。早在2010年10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國家就已經列出了我國需要加快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羅列的產業與當前科創板要支持的行業有著重合。而在2016年11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政府又重申了對這些行業的支持。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為例,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截至7月25日,在申報科創板的149家企業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有57家,占比近四成,達到38%。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經濟發展仍處在主要由信息技術推動的科技周期之中,大部分公司向信息技術產業集中,既是“順勢”而為,也同樣是在創造時代,科創板申報企業中信息技術領域較為集中并不意外。此外,從信息技術起步時間看,相對于機械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近百年的差距,我國信息技術起步時間與發達國家間相對差距要小很多,尤其是在移動互聯時代,我國相關領域發展幾乎與發達國家同步甚至占有先機。
制度靈活便利科創企業融資
科創板眾多創新的制度安排,讓國內更多優質的、高成長的、高新技術的科創企業和高估值科技企業有機會走上資本市場的舞臺。相比A股的發行上市制度,科創板針對科技創新企業設置了更為靈活的上市標準,以滿足不同模式類型企業的需求,并通過注冊制來解決A股審批發行時間過長的問題。
申請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可以在五種上市標準中任選一種進行申報。在五種標準中,僅第一種標準對企業凈利潤提出了要求。此外,對于符合要求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也可以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科創板為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提供了規范高效的市場機制,有助于提高科技領域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建立并穩固企業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凝聚高級技術人才,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最終達到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孵化的目的。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科創板既在制度上大幅提升了上市條件的包容度和適應性,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上市指標體系,也可滿足不同模式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財務特征,但已經擁有相關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創企業上市需求。
制度革新帶動資本市場深化改革
科創板從提出到開市僅8個月,科創板的速度體現了這次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超強力度。對科創板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新開了一個股票市場那么簡單,而要看到科創板可能帶來的變局性影響。
除了幫助科技創新企業更好地融資外,分析人士認為,科創板帶來的制度革新將從三個方面影響資本市場:一是將提升券商的定價等專業能力;二是推進股市投資者的機構化趨勢變動,形成以長期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投資者結構;三是完善A股市場的信用體系,發掘并強化市場的價值發行功能。
從申請企業自身看,核心技術是企業登陸科創板的“必考題”。由于科創板采用了全新的上市審核方式,審核過程公開透明,對于受理企業“科創含量”的要求也就大大提升。公開化的問詢式審核,是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的重要機制,目的是為了“問出一家真公司”,同時讓市場主體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礎上,對公司的質量和價值進行投資判斷。
梳理企業上市前收到的問詢問題,首輪科創板的問詢重點聚焦于公司是否符合發行條件,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是否充分披露信息,問詢的問題主要集中于上市條件、核心技術、財務狀況、經營能力等方面。第二輪的問詢目的是做到有針對性的回復,增強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隨著科創板的發展,科創板還將促進券商業務結構的調整以及盈利模式的轉型,有著更專業定價能力的證券公司將會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而證券公司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也有望上升。
對于投資者來說,分析人士建議,要將目光放得長遠些,在科創板上市企業中發掘那些代表中國經濟未來、有潛力成就偉大的公司。這種對未來的“下注”大概率會帶來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