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20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在北京國際展覽館盛大召開,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多家機床工具行業制造商前來參展,展覽的主題為“融合共贏 智造未來”,煥發出了智能制造的勃勃生機。硬質合金作為“工業牙齒”,對促進機床行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本次展覽共有近百家刀具、磨具生產加工企業參展,其中不乏Sandvik、Kennametal、Iscar、株洲鉆石、廈門金鷺、北京安泰鋼研超硬材料等業內龍頭企業。
硬質合金通常是通過粉末冶金工藝生產制造,其主要成分是碳化鎢等難熔金屬的硬質化合物,混以粘結金屬壓制燒結而成,由于部分鐵族金屬元素對碳化鎢有較好的潤濕性,且燒結后不與碳化鎢及氣體介質行程脆性化合物,故粘結金屬多使用鎳、鈷、鉬等,硬質合金按成分可以分為五類,如下表所示。
硬質合金是鎢、鈦、鉬、鈷等有色金屬的重要消費領域。據安泰科數據,2018年全球鎢下游消費中,硬質合金占比達到40%,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而且,隨著高端裝備和新興制造業的高速增長,鈷在硬質合金領域的應用也保持穩定增長,2018年我國硬質合金鈷消費量占全國鈷消費量的5.8%,已經成為鈷的第二大消費領域。然而鈷價格對硬質合金來說卻不甚友好,鈷是電池正極材料的重要金屬元素之一,近年來需求量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逐年攀升,同時鈷也受到了各路資本的追逐,金屬鈷價格自13.5美元/磅左右一度攀升43.7美元/磅。原材料價格飛漲,而硬質合金的價格卻未能跟進,使硬質合金企業利潤下降。
硬質合金企業如何應對鈷價的大幅波動呢?據展會相關企業人員介紹,當前硬質合金各型號含鈷量基本為6%、7%、10%、12%不等,80%以上的硬質合金含鈷量在10-12%。鑒于鈷價高企,行業內也有降低鈷含量的研發,但是關注度不高且進展緩慢,當前硬質合金生產企業的重點在于循環利用硬質合金廢料。2016-2018年,鈷價大幅攀升,大量的企業開始廢料回收,加大循環利用的力度,2018年鈷價高位時,有幾個大廠廢料占比已經達到了70%左右。
硬質合金下游用途廣泛,其發展與車輛工業、房地產以及勘探開采業等宏觀經濟息息相關。硬質合金市場基本處于比較飽和的狀態,行業已經邁入成熟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近年來全球硬質合金的產量穩步增長,但是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從中國來看,2007年-2018年國內硬質合金產量由1.6萬噸增長到3.8萬噸,復合增長率達8.2%。2019年,在中美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下,硬質合金的發展趨勢如何?
未來硬質合金仍將呈現穩步上升趨勢,但宏觀風險因素增加,增速或將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判斷當前全球經濟為“正處于微妙時刻”,并預計全球七成的經濟體增速將會下降,但同時上調對中國2019年GDP增長預測至6.3%。在全球悲觀氣氛的籠罩下,中國出臺多項經濟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硬質合金需求在宏觀方面的壓力。
對于中美貿易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硬質合金的直接影響不大,近些年歐美產品已經逐步退出硬質合金行業,短期內要擴產或者替代中國產品難度比較大。2018年四季度我國出口硬質合金及鎢產品總量4702.9噸,比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別增長47.09%、13.57%和18.82%。但是中美貿易戰對硬質合金行業的間接影響會較大,中國的四大出口類別都需要硬質合金作為耗材,隨著貿易戰的持續,硬質合金需求量也可能存在一定幅度的下滑。
此外要特別提一下3C市場對鈷消費的影響不僅在電池端,還在主板、機殼的加工端。據展覽會某微鉆工具企業相關人員描述,2018年全球手機出貨量下滑,直接導致其微型鉆產銷量大幅下降,也間接影響著鈷的消費量。安泰科預計,2019年硬質合金產量或將與2018年持平,鈷消費量約38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