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早間,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發布了2018年全年業績報告。
據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保利協鑫能源實現來自持續經營業務收益205.6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6%;毛利50.33億元,同比下降38.6%;股東應占凈利潤虧損6.93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約為19.3億元;每股基本虧損3.81分,不派息。
而值得注意的是,查閱近幾年的財報數據,此次6.93億元的虧損為保利協鑫能源近五年內的首次虧損,2014-2017年,該公司扣母凈利潤分別為13.22億元、11.47億元、18.55億元、19.3億元。
至此,受業績收益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的消息影響,截止今日收盤保利協鑫能源股價下跌3.51%至0.55港元,最新總市值為100.82億港元。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成立的保利協鑫能源,于2007年11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其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企業之一。此外,該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行業中多晶硅和硅片的制造和銷售業務,并從事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和管理業務。
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
根據財報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保利協鑫能源實現來自持續經營業務收益205.6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6%;毛利50.33億元,同比下降38.6%;股東應占凈利潤虧損6.93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約為19.3億元;每股基本虧損3.81分,不派息。
(資料來源:保利協鑫能源財報)
需要指出的是,報告期內,保利協鑫能源年度利潤為虧損4.58億元,其中包含:出售一家附屬公司的收益4.45億、凈金融資產的減值駁回2.47億、固定資產減值5.26億、商譽減值1.77、研發成本5.21億,以及匯兌虧損4.80億。
而關于收益減少和凈利潤的虧損,保利協鑫能源在公告中表示,年內收益減少主要由于硅片產品平均售價下調導致光伏材料業務收益減少;而年內虧損主要是由于光伏材料業務因年內錄得10.11億元分部虧損。
具體而言,2018年,保利協鑫共銷售2萬公噸多晶硅及24.76GW硅片,分別同比增加173.9%及5.7%。同期,多晶硅及硅片的平均不含稅售價分別約為每公斤78.8元及每瓦0.57元,分別同比下滑24.8%和37%。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業務板塊的盈利并未能彌補該公司主營業務的虧損。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保利協鑫光伏電站業務收益為4.97億元,利潤1.16億元;新能源業務收益為56.32億元,利潤7.08億元。
此外,保利協鑫能源的負債情況也引起了大眾的注意。據財報披露,該公司2018年光伏材料業務負債322.86億元、光伏電站業務負債19.94億元、新能源業務負債513.39億元,綜合負債約856億元,同比增長了7.1%。
(資料來源:保利協鑫能源財報)
至此,在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負債同比增加之際,保利協鑫能源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在財報中表示:
“2018年光伏行業坐了一輪過山車,行業進入了過渡性的寒冬。雖然中國光伏市場經過深度調整,需求有所下降,但綜觀全球,得益于光伏產品成本下降,海外市場的需求走強,新興市場發展迅猛。我們欣喜地看到,在海外很多地區,度電成本的持續下降使得光伏發電在全球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將成為未來第一大替代能源。”
光伏市場挑戰與機遇并存
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企業之一,保利協鑫能源的發展走向深受光伏市場的影響。
一方面,“531新政”的出臺讓廣大光伏發電企業痛點盡顯,保利協鑫能源亦不能幸免。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531新政”是指2018年5月頒布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具體來說,就是下調光伏發電上網電價,降低補貼強度。有意思的時,此政策一經面世,就被認為是史上“最嚴厲”光伏新政,并令廣大光伏發電企業措手不及。
據業內分析人士表示,“531新政”后光伏產品價格斷崖式下滑給上游制造企業帶來的沖擊尤為明顯。而根據PVinfolink及硅業分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底多晶硅料、硅片價格同比下降47%,幾近腰斬。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向光伏行業人士求證時,其也表示:在“531”政策之前,單晶PERC組件的市場價格大致為2.8元/w-3元/w,“531”后的2018年三季度,單晶PERC組件價格跌落至2.05元/w-2.15元/w左右,目前水平則回升到2.2元/w-2.3元/w。
就拿保利協鑫能源來說,其2018年進行了一系列的資產出售,試圖挽救下滑的業績。
2018年2月,保利協鑫旗下子公司協鑫新能源向第三方出售了日本一個12兆瓦的電站項目50%權益;5月,協鑫新能源附屬公司2200萬元出售了內蒙古鑫景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的100%股份;10月,協鑫新能源附屬公司向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出售了旗下兩家公司的股本權益,總代價為2.83億元。
而2018年12月底,保利協鑫能源8.5億元出售了部分硅片業務,預計出售后將獲得收益4.46億元,擬作營運資金。出售的理由是“能夠以較少硅片制造設施維持產能”。
另一方面,海外市場或將成為光伏企業的角力點,保利協鑫能源或引來機遇。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光伏安裝量約103.3吉瓦(GW),中國以44.26吉瓦繼續領跑,美國11.36吉瓦居次,前五名還有印度(9.3吉瓦),日本(6.2吉瓦),澳大利亞(3.8吉瓦)。此外,雙玻組件替代空間巨大,到2020年雙玻組件市占率有望從2018年的10%提升到30%,到2025年有望達到60%。
于是,從這些數據也不難看出,海外市場需求旺盛或將成為光伏企業的角力點,而成本下降的因素也將將刺激海外市場高增長。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內光伏平價在即,行業驅動力將由“政策+補貼”轉換為“成本+市場”,光伏裝機短期即使有短暫的下滑,但隨著平價到來,未來空間也有望恢復增長。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國內光伏裝機量44GW,預計全球裝機量102GW左右。2019年預計國內市場整體將保持平穩,中樞40~45GW,平價示范項目可能成為超預期來源。
而對于當下光伏行業的現狀,保利協鑫能源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也表示,全球光伏產業在2018年經歷了行業洗牌,“531新政”前,保利協鑫始終以持續降本、增益提效為目標,夯實業務基礎,積極做好應對行業變化的準備。
此外,他還補充道,“531新政”后,國內光伏市場需求下降,但國際市場需求快速上升,全球市場在經歷階段性調整后,光伏平價上網進程加速,預計2019年開始全球市場將恢復穩健增長趨勢。
對此,有分析師預計,未來多晶黑硅、鑄錠單晶、直拉單晶將三分天下。保利協鑫稱2020年一季度鑄錠單晶、直拉單晶產能將分別達到15吉瓦、8吉瓦,和多晶黑硅產品構成“三足鼎立”布局。而硅料方面,新疆多晶硅基地首期5萬噸于今年一季度達產,引入半導體級多晶硅生產工藝,百分百滿足連續直拉單晶的用料需求,未來將完成進口替代。新疆、徐州的“雙基地”格局將進一步鞏固保利協鑫多晶硅料產品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