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中,低價股尤其是超低價股往往更容易受到市場投資者的青睞。實際上,投資者可以查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股東戶數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價格很低的股票,往往會聚集大量的股東戶數,哪怕上市公司的質地不佳,乃至存在退市的風險,低價股在A股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難動搖的。
近日,作為近期進入退市整理期,且正式復牌交易的中弘退,卻在退市整理期間創出了股價歷史新低,而且這一價格水平更是成為了A股市場的史上最低價。截至11月26日收盤,中弘退股價繼續封在跌停板的位置之上,且股票價格僅有每股0.36元。
具體而言,自中弘退進入退市整理期以后,價格就呈現出連續跌停板的走勢,經過了第七個跌停板之后,在11月26日當天中弘退還一度打開了跌停板的走勢,截至收盤時成交量能大幅放大至2.16億元。但,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存在巨大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其股東戶數卻始終保持在活躍的狀態。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數據,中弘退的股東戶數達到274498萬戶,而縱觀股票價格在2元以下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東戶數較多的情況。
中弘退作為首家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當其最終遭到交易所摘牌之際,實際上也將會掀起A股市場的面值退市序幕?;蛟S,對于面值退市的開啟,可能將會改變以往A股市場的低價股固守投資思維。
談及A股市場的低價股尤其是超低價股,隨著A股市場環境的持續疲軟,低價股的數量卻有持續擴容的趨勢。其中,截至11月26日收盤,A股市場低于1元價格的股票為1家,低于2元價格的股票為29家。至于低于3元價格的股票為173家。對于這173家低于3元的股票,我們可以稱為超低價股。
然而,對于這些低價股上市公司,其本身的質地參差不齊,有的屬于ST類型、有的屬于大盤股類型、有的屬于傳統行業類型,還有的屬于持續虧損類型。但是,對于股票價格而言,本身屬于上市公司經營狀態的晴雨表,而股票價格持續非理性下行,且步入超低價股的行列,實際上也或多或少意味著上市公司自身的狀態并不具有太多的優勢。
假如A股市場掀起面值退市的熱潮,且股票市場有進一步探底的趨勢,那么對于目前身處2元以下價格的超低價股,可能會存在較大的面值退市風險。
但是,從A股低價股上市公司的股東戶數情況即可發現,A股市場投資者仍然熱衷于低價股尤其是超低價股的投資,而主要原因,一個在于股票價格足夠低廉,給投資者帶來了足夠安全的印象;另一個則在于這類超低價股往往經歷了之前的超跌走勢,投資者總會預期后續的反彈力度會不錯,容易給投資者產生較大的投資回報預期。此外,則離不開烏鴉變鳳凰的神話預期,不少投資者仍然存在一夜暴富的投資心態。
或許,對于這一投資邏輯,該有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而對于A股市場低價股的態度,也需要區別看待。具體而言,對于股票價格非常接近面值價格的上市公司需要謹慎回避,對于本身存在持續虧損,乃至暫停上市風險預期的上市公司仍需要謹慎回避,而對于這類上市公司而言,往往也是很容易步入面值退市的風險,更有甚者不僅存在面值退市的危機,而且會因其糟糕的財務狀況而導致上市公司股票的退市風險加劇。
事實上,對于A股市場的退市整理期設置,確實備受爭議。與其說讓投資者獲得一個最后賣出的機會,不如說因退市整理期的設置而加速了股票的下跌走勢,且在此過程中,普通投資者幾乎無法從一字跌停板中拋售股票,當投資者可以拋售股票的時候,往往也就是一個價格極度低廉的狀態了。由此可見,當上市公司即將面臨交易停牌前,尤其是在上市公司即將步入退市整理期之前,投資者就需要及時避險,防止在退市整理期內遭到持股市值持續縮水的壓力。
但是,退一步思考,除了部分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之外,其余類型的退市上市公司,當面臨交易所摘牌后,往往可以在三板市場中掛牌交易。雖然三板市場流動性很差,且活躍度非常低,但對于退市整理期內價格遭到極度壓低的企業,來到三板市場后,只要質地狀況不是非常糟糕,價格水平還不至于無限歸零。至于部分本身具有實力、財務扭虧預期較強的退市企業,未來還可能存在重新上市的預期。
不過,經過了中弘退的面值退市影響,A股市場的低價股尤其是超低價股的投資策略,確實需要進行積極的轉變,并非股票價格低廉就相當于安全,而股市不死鳥、烏鴉變鳳凰的神話預期,也可能會在未來的市場環境中遭到逐漸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