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硬材料網8月23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應美方的邀請,中國談判代表將于22日開始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為首的團隊進行談判。官員稱,此次商談旨在設法化解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并可能為之后更多輪會談開啟大門。
美稱無結束爭端“時間表”
據路透社8月20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20日表示,預計本周在華盛頓與中國舉行的貿易磋商不會取得多大進展。
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說,他沒有結束與中國貿易爭端的“時間表”。這場爭端有可能導致這兩大經濟體之間交易的所有商品被加征關稅。
他表示:“我像他們一樣,我也有長遠眼光。”
報道稱,美國對16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計劃將于23日生效,而中國將對同等金額的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本周還將就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建議舉行聽證會。若對這些商品加征關稅,將直接打擊消費產品。
特朗普稱,中國談判代表將很快抵達,并表示他對這一中等級別的磋商“期望不大”。
他說,解決與中國的貿易爭端“需要時間,因為中國在太長時間內獲得了太多”。
報道稱,特朗普還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以彌補美國政府加征的關稅,還稱美聯儲的利率政策應該更加寬松。
預計將于22日和2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這場會談,是自6月以來的第一次正式中美貿易談判。6月,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與中國官員在北京會晤,但雙方未達成任何協議。
報道稱,從那以后,華盛頓和北京一直針鋒相對采取關稅行動。特朗普威脅要對幾乎所有出口到美國的5000多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本周的華盛頓會談將由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和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主持。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20日報道,盡管遭到美國企業的廣泛反對,且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在即,但特朗普政府本周還將進一步推動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據熟悉政府內部討論的人士稱,政府的雙重行動——尋求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同時重啟廢除關稅的談判——凸顯了美國政府內部的分歧:美國財政部談判代表拿出了胡蘿卜,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則揮舞大棒威脅,而他們都得到了特朗普總統的批準。
其中一名密切關注相關討論的人士表示:“特朗普是一個生意人。”該人士稱,除非中國拿出具體方案,否則特朗普會一直向中國施壓。
美國官員表示,特朗普繼續對中國持懷疑和強硬的態度。8月17日,特朗普在紐約長島出席了一個籌款活動,據兩名參加活動的人士稱,特朗普重點談論了中國。
應美方的邀請,中國談判代表將于22日開始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為首的團隊進行談判。官員稱,此次商談旨在設法化解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并可能為之后更多輪會談開啟大門。
美國內反對加稅聲高漲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20日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0日就特朗普總統計劃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擴大征稅啟動為期6天的公開聽證會。隨著與中國對抗帶來的經濟損失日漸加重,反對總統通過關稅糾正問題的聲音越來越大。
體育用品制造商、蠟燭制造商、鞋類公司、半導體生產商等企業將出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組織的聽證會,懇求豁免新一輪關稅。
另據路透社8月20日報道,來自眾多行業的美國企業向特朗普政府傳遞出一個信號: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將迫使美國人增加日用支出,從搖籃到棺材不勝枚舉。
自20開始,美國將就對中國商品加征最高25%關稅一事舉行為期6天的聽證會,這是特朗普總統和美國貿易代表迫使中國大幅調整貿易和經濟政策所采取的一部分措施。
報道稱,與前幾輪征稅不同,這次征稅到9月底時將直接打擊到數以千計的消費品。而前幾輪打擊的目標是中國工業機械、電子零件以及其他中間產品,出發點是為了保護美國消費者。
這份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征稅清單涉及海鮮、家具、照明產品、輪胎、化工、塑料、自行車以及嬰兒汽車座椅等。
“貿易代表建議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將傷害急劇擴大到美國消費者、工人、企業和美國經濟上面。”美國商會在聽證會的書面證詞中稱。
聽證會將回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收到的超過1400份書面評論,多數企業認為這些關稅將會帶來傷害。
此外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21日報道,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公開聽證會上,美國企業代表說,對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將使他們的業務大幅減少。
他們是在這次為期6天的聽證會的開幕式上發表這番言論的。證人稱,這些進口商品對他們的商業活動至關重要。
證人稱,中國的勞動力質量、中國的產能以及在短時間內將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國家的不可能性使他們反對對中國商品進一步加征懲罰性關稅。
資料圖:在美國一家超市內,青島啤酒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啤酒同臺競技。
報道稱,在開幕式上,來自箱包、紡織品和服裝等行業的證人一致稱贊中國工人在這個幾乎與國家安全完全無關的行業中的精湛技藝,國家安全正是特朗普政府為征收高額關稅辯護時常用的時髦術語之一。
一家專門生產飛行員行李箱的公司的總裁羅斯·畢曉普說,中國工人“非常擅長”工作,他還說:“如果你選擇了合適的工廠,他們實際上就是藝術家。”
畢曉普說:“拉桿包對國家安全不構成威脅。”他將針鋒相對的貿易戰描述為政治爭端,而他的公司就是這場爭端中的一枚“棋子”。
報道稱,在為關稅辯護時,特朗普政府列舉了中國想成為世界技術和創新領導者的雄心。但這一理由讓許多技術含量較低行業的人士對他們的產品被列入擬議名單感到頭疼。
本輪磋商是為下輪鋪路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8月20日報道,一位國際貿易學者說,中美兩國本周晚些時候將在華盛頓舉行會談,試圖在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找到它們的共同點,但不要指望雙方會達成“重大協議”。
報道稱,市場正密切關注旨在解決日益升級的中美貿易戰的這輪雙邊貿易談判。中美貿易戰可能吞沒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所有貿易。不過,據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客座高級研究員亞歷克斯·卡普里說,中國和美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
另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20日報道,中美兩國官員將會面商討化解當前商貿僵局的辦法,但會談基本沒有希望取得突破。
報道稱,另外,特朗普總統的談判目標不明確,也令磋商前景不明朗。在5月的談判中,美國官員交給中國一份愿望清單,羅列的愿望包括大幅減少美國對華貿易赤字,停止補貼新技術行業,立即消除各種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以及答應不報復美國今后采取的措施等。
奧巴馬政府的美國貿易官員杰夫·穆恩說:“這份清單冗長籠統,相當于要中國‘煮干大海’,這是不切實際的。如果不把這些問題糾正,制定可操作的目標,貿易沖突就看不到盡頭,沒有降溫的可能。”
此外,特朗普政府內以白宮顧問納瓦羅為代表的強硬派與以財政部長姆努欽為代表的官員仍存在分歧,前者希望迫使美國企業停止對中國工廠的依賴,后者則主張奉行傳統的貿易政策。
美國前貿易官員克萊爾·里德說:“我們至今不了解特朗普在談判中到底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