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悲觀情緒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市場持續非理性下跌。展望后市,機構分析認為,目前市場情緒處于修復期,行情出現一定的震蕩屬于正常現象。鑒于經濟基本面仍具韌性、市場估值處于底部,北上資金持續流入,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顯現。
市場信心有望逐漸恢復
周四,A股未能延續反彈行情。上證綜指收跌1.37%,失守2900點關口,收報2875.81點;創業板指收挫2.69%,收報1521.68點,創逾三年新低,兩市跌停個股近百只。對此,分析認為目前市場情緒處于修復期,行情出現一定的震蕩屬于正常現象。
業內人士在接受《投資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9日的“情緒宣泄”式下跌過后,目前市場整體處在一種較為悲觀的氛圍中,這種氛圍的重新修復需要一定時間,股指來回的反復也屬正常。但經過較大幅度的調整后,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正在逐漸得到釋放,股指可能隨時出現反彈行情。
海通國際則指出,從主要市場指數看,上證綜指、上證50、滬深300、中小板指PE已接近上證綜指2638點時估值水平。之所以認為上證綜指2638點的估值底具有對標參考意義,原因在于過去兩年對應的背景是宏觀經濟平穩增長,估值回到上證綜指2638點附近實際上是在考驗宏觀經濟平穩的大背景,即L型的一橫能否持續,目前看市場回調空間已比較充分。
中歐基金認為,短期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疊加,壓制股市整體估值,市場風險偏好降低。貿易摩擦進入實質性階段,未來不排除利好與利空繼續交織的可能,但最終發展成為全面貿易摩擦的概率較小。隨著全球避險情緒上升,歐洲及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資本外逃壓力,國內穩定的經濟、金融、社會環境對國際資本而言具有較強吸引力。
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顯現
盡管短期市場表現仍受困于悲觀情緒,但機構普遍對中長期A股的投資看好。中歐基金認為,短期情緒對股市的影響大于經濟因素本身,中長期中國經濟仍將保持穩健增長,A股公司整體盈利增速仍將繼續改善,市場上永遠不乏好的投資機會。于投資者而言,建議均衡配置,淡化風格,自下而上挖掘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個股。
招商基金表示,近期市場的大幅波動,主要是投資者對內外部短期風險的擔憂導致的情緒宣泄。但鑒于經濟基本面穩健、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加之近期一系列推動新經濟發展和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出臺,A股市場越來越體現出中長期的投資價值。
中金公司表示,在企業資本開支周期繼續深化、地產庫存偏低、出口整體穩健等因素支持下,經濟增長依然穩健。考慮到全年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目標,中金宏觀組預計政策靈活性可能在下半年顯現,2018年GDP有望實現6.8%左右增長,A股盈利有望在去年高增長基礎上實現11.3%左右增長。此外,MSCI年內第二步納入A股2.5%比例將在8月實施;QFII/RQFII資金進出限制打開將增強投資中國的吸引力;資管新規的推進使得短端利率逐步回落;養老金入市已啟動;房地產長效機制推進將逐步減小居民財富配置地產的增量。
具體到下半年的投資主線,中金公司表示,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是最具持續性的趨勢,繼續超配大消費與服務、科技硬件等相關領域,如家電、食品飲料、醫藥、餐飲旅游、電子、金融中的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