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在一場國際工業展覽會上,一件展品讓陳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水從一臺設備的泵體流過,經過管道,然后從切割刀頭流出。泵體對水加壓并連續輸出水流,從而讓切割刀頭把高壓水變為超音速水射流,可實現任意曲線的切割加工。
這是時下超高壓水刀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世界領導者FLOW的得意之作:讓“柔”水變成了“剛”刀,通過一臺機器就可以做切割。
“一臺很小的機器,賣500多萬元人民幣”,陳波了解了設備的原理后,“覺得這個技術應該很有發展前途”,更為關鍵的是,當時世界上做超高壓水刀的企業屈指可數,中國市場還是空白。
痛苦的最初3年
1996年,借助國有資金,南京大地水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地水刀)正式成立。
擅長機械自動化的陳波在超高壓方面“了解不多”,他找到南京理工大學從事超高壓研究的韓育禮教授一起合作,研究水刀技術。
但是,一年時間不到,雙方的合作因故終止。
“最原始的專利是大家共同研究的,雙方都可以用,但這個技術專利目前已經過時了。”陳波強調,“我們自己后來不斷更新,已經發展到第10代、第11代”,現在的這個技術屬于大地水刀所有。
21世紀初,南京市政府主張股份制改革,鼓勵科技型小企業新模式的發展,讓個人入股。大地水刀也“一步步增加外部資本”,轉身為股份制企業。
陳波介紹,大地水刀現有股東已發展到40個,而且全是自然人,陳是董事長,占多數股權,但不控股。
“如果沒有這個政策,(大地水刀)的人都跑掉了。”陳波表示,目前國內超高壓水刀行業約有30家企業,有些是從大地水刀出來的員工成立的公司。
“誰都不認識水刀,就像來了一個外星人一樣,大家都在看,卻沒有人買”;再加上大地水刀推向市場的時候,中國經濟正經歷改革,中國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在改制、停產、甚至是下崗,中國的制造業進入低潮期。“有的企業工人都沒有工資拿,更沒錢買新產品”。
1996年,大地水刀設計、生產的“中國第一水刀”問世,大地水刀當年卻只以40多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僅賣了一臺設備,不得不靠兩臺機器為客戶做加工,賺點加工費來維持開發。陳波坦承,直到1999年,大地水刀才扭虧為盈。
陳波回憶起當年的處境,仍然覺得很痛苦。“我們有很多痛苦,但我們必須一步步走出來。”他說。
“貴人”斯米克
大地水刀的第一個“貴人”是上海斯米克陶瓷,一家做瓷磚的企業。
當時對大地水刀的技術有了一定信心的陳波主動找到斯米克,毛遂自薦,把對方的瓷磚拼成各種圖,并搭配各種色彩,放在地上。見此,斯米克的老板“眼睛就亮了”。陳波解釋,當時斯米克瓷磚一平方米能賣400元,但加上拼圖后,價格可以漲到20倍。
更讓斯米克老板心動的是:陳波承諾幫斯米克變廢為寶。
在生產線上因磕碰等導致殘缺的瓷磚不好賣,斯米克為維護品牌形象,不愿意降價處理,只好將之放到工廠后廠區壓碎、填地。
陳波抓住了這個契機。
大地水刀可以把陶瓷殘缺的部分繞開,用完好的部分做圖案,因為用水刀把瓷磚做成圖案本來就只取一部分。這樣巧妙地加工,使原來要填地的廢料,變廢為寶。
最初,斯米克接受了大地水刀的意見,花了40萬元左右買了第一臺水刀。后來,陳波被斯米克告知,他們“三個月就收回了水刀的全部投資”,再后來,斯米克又訂購了陳波的6臺水刀。這樣,“大地水刀”在上海就推開了,陶瓷界也認識到了水刀的魅力。
此后,陳波又來到號稱“南國陶都”的廣東佛山。
陳波在10分鐘內用產品說服香港上市公司??鷹牌陶瓷的生產副總,但只銷售1臺水刀。
不過在陳波看來,這意味著大地水刀在廣東佛山打開了市場。接下來的1998年和1999年兩年內,佛山消化了200多臺大地水刀。
低端市場打開之后,2000年,大地水刀真正走上盈利之路,當年銷售額約達1000萬元。
寶刀如何不老?
21世紀初,大地水刀開始走入國際市場。但國際市場的霸主地位一直被美國的FLOW占據。FLOW是世界超高壓水刀技術的先驅,據其官方網站顯示,FLOW目前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落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達60%之多。
在中國,東南大學的韓育禮教授最早研究超高壓水刀技術,并被人尊為“中國水刀之父”,他創辦了南京蘇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超高壓水刀技術的研發。
該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張常江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從做常規機械設備的眼光看,超高壓水刀行業的進入門檻確實不高,但也正因如此,目前國內這個行業有20多家企業;但超高壓水刀真正核心的東西,是指超高壓容器的設計理論,從產品的角度講,也就是機器能在多大壓力下,使用多長時間,而非簡單的機械設備。
因此,張常江表示,“國內很多同行在玩概念的東西。”
單從技術角度,張常江坦承,國內的技術整體而言與美國相比,差距還很明顯。因此,加上品牌因素,一臺普通水刀,在性能相仿的情況下,美國比中國的價格高出30萬-40萬元是正常的;但在高精度產品上,中國與美國無從攀比價格,因為中國的技術水平還達不到。
在后來者“群刀亂舞”,前人持續領先的境遇下,“中國第一水刀”能否寶刀不老?
曾經的國有體制給大地水刀的發展帶來過些許影響,但陳波認為,大地水刀從成立至今的十多年里,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技術革新和與市場的磨合上。
“我們不僅要技術領先,還要產品領先,所以要不斷創新。”陳波透露大地水刀的生存法則:既做低檔產品,同時也在研發和推出中、高端產品;在不同檔次里,從陶瓷到玻璃再到金屬,不斷開發新的領域,開創新的產品。據了解,目前大地水刀的產品從幾十萬到兩三百萬元不等。
不斷根據市場需求將技術轉化為產品,不斷根據客戶的反饋創新產品、更新技術,“只有為客戶創造價值才能從客戶口袋里拿錢”。
作為科研人員,陳波親自給客戶切過瓷磚,鋪過大理石,搞過裝修。1998年前后,“江蘇省內工商銀行的門頭字都是我們做的。”陳波說。
2000年,大地水刀技術已完成第五輪改進,“技術已經很穩定”,并開始進軍玻璃市場,先做不銹鋼切割,然后一步步走出去。
大地水刀目前的業務主要在超高壓水切割、清洗等領域,并有意往超高壓醫用水刀和舊輪胎回收處理方向發展。
近年來,大地水刀的產能力也不斷增強,從2005年的207臺發展到2007年的451臺。陳波表示,大地水刀目前在國內占有50%左右的市場,預計2008年大地水刀的銷售將超過1.5億元,凈利潤也將在2000萬元以上。
陳波也表示,大地水刀目前正積極融資,希望募集5000萬到8000萬元的資金用于新的研發,包括技術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