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三五”即將開局,河南面臨哪些發展機遇?新常態下,企業又該如何創新?昨天,“‘十三五’規劃與河南企業發展戰略研討會&r...
“十三五”即將開局,河南面臨哪些發展機遇?新常態下,企業又該如何創新? 昨天,“‘十三五’規劃與河南企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永偉在做主題演講時稱,制造業是創新中的重點。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坦言,只有認識到“十三五”規劃期間河南表現出來的新特征,才能對癥下藥,培育出河南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動力。
據悉,該研討會由省社科聯、省經濟戰略學會、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聯合主辦,數百名河南的商界精英和各高校專家學者參會并進行了交流。
創新還包括賣解決方案
做 “創造”的蘋果公司,比做“制造”的中國公司收益大40倍,而后者還需付出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代價。
“‘十三五’規劃的重心是什么?就是創新!”張永偉介紹,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增長課題組的測算,2012年至今,我國在產業、企業、地區上的分化越來越明顯,規?;虍a能帶來的收益日漸減少。
就工業來說,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10年下降,由2005年的17%降為2015年上半年的6%,銷售收入增速也由26%降為6%。行業分化明顯,投資拉動的資源型、重化型行業,如煤炭、化工、鋼鐵、裝備、機械、建材等每況愈下,而創新驅動的產業與業態,如電子商務、自動化裝備、醫療技術與產品、通信與電子等發展迅速。企業分化更是有目共睹,靠規模發展和特殊資源驅動的大企業紛紛陷入困境,靠技術融合、技術投入大、商業模式創新的企業和業態則發展迅速。
“這種情況下,怎么辦?經濟的發展,最根本的還在于創新與產業升級!”張永偉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可如果你認為創新就是研發新產品,那你就錯了。張永偉說,創新不僅僅是研發,還包括及時修正、改變以前的定位,還包括不賣產品,賣解決方案。
未來機器駕車將合法化
未來機器替代人類駕車是必然趨勢,因為幾千年來,人腦智能基本沒變,而電腦智能幾十年來在不斷提升。所以, 未來大街上“壓馬路”的,可能很多都是機器人開的車。但是,機器駕車會合法化嗎?
張永偉稱,“以后機器駕車也將合法化。相反,人類駕車的合法性,可能會受到質疑。到時,你可能不能批評機器人,因為他有自尊心,會臉紅,會生氣,而他一旦生起氣來,破壞力還比較強。”這個猜測引發現場專家學者的一片笑聲。
在張永偉看來,電動汽車應注重交叉創新、融合創新,提升電動汽車的智能化技術,“創新還應關注哪些重點領域呢?就工業企業方面,制造業是創新的重中之重。而信息通信領域,計算設備數量近幾年正以幾何級增長,所以,企業也應抓住這次技術變軌的機會。”
河南經濟發展的新特征
國外投資商評價,“中國的城市像歐洲,中國的農村像非洲。”谷建全說, 城鄉關系將由分割轉向一體化,是河南目前面臨的一個新形勢。但城鄉一體化后,將改變這種狀況。
谷建全說,“十三五”期間,河南經濟發展還將表現出以下幾個新特征,其中一個是工業主導將變成服務業主導。2014年,中國有個最大的轉折點,服務業規模超過工業占主導地位,但河南的服務業只占37%,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個百分點,發展潛力還很大。
“還有幾個特征:以前講數量,以后講質量,新常態下,要向質量要效益;資源配置將由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這對企業來說是新機遇;發展紅利將由傳統紅利轉向新興紅利,傳統紅利是指資源較豐富、勞動力較便宜,但以后要改革、要開放,提升河南的人力資本紅利。”谷建全說。
釋疑
河南企業將會有什么新機遇
對于“‘十三五’期間河南及企業面臨什么發展新機遇”的問題,谷建全說,“一帶一路”帶來戰略新機遇。這里有全國唯一的臨空經濟為主體的航空港區,有“米”字形高鐵,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還是新興工業大省,優勢很明顯。國內外產業梯度轉移,也為河南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機遇。而新型城鎮化,更是一頭連著投資,一頭連著內需。國家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為河南擴大投資提供了新機遇,現在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不太好,但基礎設施投資是政府主導的,一直在不斷增長。
“2014年時,投資對河南的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0%以上。所以,投資方面,可以重點關注。”谷建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