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一直出品世界上最名貴鉆石的佩特拉鉆石有限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公司本財年(截至6月30日)的收入同比下滑10%,至4.25億美元,該公司稱鉆石價格下跌影響了銷售情況。無獨有偶...
日前,一直出品世界上最名貴鉆石的佩特拉鉆石有限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公司本財年(截至6月30日)的收入同比下滑10%,至4.25億美元,該公司稱鉆石價格下跌影響了銷售情況。無獨有偶,全球最大的鉆石供應商德比爾斯日前也對外披露,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可能同比大跌23%,至3.6億美元;總銷售額同比下降21%,至30.2億美元,而其中的鉆石原石銷售額同比下降 21%,至27億美元。
另外,在全球鉆石需求增長放緩、融資困難、毛坯鉆石價格與成品切割鉆石價格不平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鉆石貿易商購買毛坯鉆石的意愿也在降低。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全球毛坯鉆石銷量同比下降26%。而根據鉆石行業調查公司Zimnisky公布的最新數據,2015年上半年全球毛坯鉆石的平均價格同比下降3.4%,而在最近12個月中累計下降幅度已達到9.4%,進一步加劇了鉆石行業的利潤下降狀況。
更讓業界覺得形勢嚴峻的是,有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鉆石價格跌去了12%。因為鉆石市場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逐漸活躍起來的,當時的各國消費者認為鉆石是一種安全的投資產品。但在2010年前后達到頂峰之后,鉆石的市場價格便開始了一個長達五年的緩慢下滑,而這種趨勢目前未見停止的跡象。
目前在廣州市中心城區的高檔商場中,鉆石重1克拉多、顏色好、切工好的首飾可能會以10萬至12萬元成交,而顏色稍差者則只有9萬元至10萬元的身價。將同等規格的鉆石首飾現價與其10年甚至12年前的售價相比,確實沒有太大的變化。部分商場偶然出現的1至3克拉重量的大規格鉆石飾品,其價格在近十一二年來也沒有太過明顯的增長。
正因國內珠寶市場深處“淡季+熊市”之中,在前不久落幕的香港國際珠寶展上,小克拉鉆石的成交量、受關注度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與廣東珠三角市場部分鉆石成品“滯銷”的局面相輔相成。
與此同時,鉆石交易的整體遇冷也體現在高檔白鉆、彩色鉆石的交易。有關機構調查發現,部分主流商家的高檔白鉆和彩鉆的交易,不僅相對于2015年年初大有下降,而且相對于同屬熊市的2013年、2014年都有10%至30%不等的縮水。
讓業界稍感寬慰的是,中檔鉆石的市場行情相對而言還算較為景氣。如0.5至1克拉重量、切工較好、H色以上的鉆石,是目前國內鉆石市場的主力軍,銷售量占比高達60%以上。與10年前相比,類似產品的價格也小有提升,漲價幅度約為30%至50%,比如0.52克拉的鉆石戒指,10年前的零售價格約為1.8萬元,目前的零售價格約為2.3萬元。有專家分析認為,中檔鉆石的現狀與國內中產階級消費能力在不斷提升,類似產品的銷售量明顯增長有直接關系。
對于鉆石整體銷售不景氣且十年不見其漲的原因,業界普遍認為,除了奢侈品市場的整體不景氣之外,鉆石的產地并不集中——從南非、澳大利亞到俄羅斯最新的“鉆石坑”,五大洲都有鉆石出產;而在華人世界,愛好收集鉆石的藏家較少,熱錢不待見洋珠寶而未投資等因素,都與之密切關系。此外,國際鉆石“托拉斯” (美國到以色列的極大珠寶家族企業聯盟)以循序漲價的原則控制全球鉆石價格,但過去10年的全球經濟動蕩時間居多,同時“托拉斯”在推動漲價方面并不積極,而其漲價部分也被中國市場上白熱化的競爭所抵消。
未來鉆石價格的趨勢,有專家分析認為還會持續微幅下滑。因為全球最大的鉆石礦業集團德比爾斯在5月初的看貨會上,將毛坯鉆石的平均報價下調了3個百分點,這對近期全球毛坯鉆石價格的變動產生了直接影響。另據美國網站WWD分析,下半年鉆石原石需求量將依賴于零售商在珠寶銷售旺季的庫存水平(指圣誕前夕的第四季度)。(鳴福)
快言快語
全球的珠寶鉆石商在2015年上半年經歷了超出預期的低銷售業績,這導致拋光庫存積聚,成品鉆石購買力疲軟,價格不斷下調。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
全球鉆石需求量預計2015年內將實現穩定。鑒于2015年上半年的挑戰,鉆石原石的需求量很可能仍然將制約該行業2015全年的發展。美元匯率和中國市場消費需求增長恢復平穩,將有助于全球在 2015年全年實現穩定的鉆石珠寶需求量。
——英美資源集團
自2014年中起,鉆石原石價格已經跌了兩成,而切割磨光后鉆石的批發價格則跌了15%。市場上供給過多,需求不振,導致價格難有起色,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16年。
——加拿大皇家銀行礦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