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在工行考察時,得知企業融資成本略有降低,但服務收費精簡后仍有20多項,他當即要求...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在工行考察時,得知企業融資成本略有降低,但服務收費精簡后仍有20多項,他當即要求進一步減少服務收費項目,“能不收的盡量不收”。

李克強來到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李克強強調,金融機構要以改革的方式,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強對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的服務。商業銀行要根據企業情況自主開展貸款展期或續貸,多措并舉引導實際利率下行。要依靠深化改革增強金融業的活力和效率。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實現民營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村鎮銀行設立“常態化”,塑造金融新格局。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扎實向前。推進保險業改革創新,利用來源穩定、期限長的保險資金設立投資基金,助推實體經濟發展。擴大向開發性政策性金融發放抵押補充貸款規模,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鐵路等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重大項目盡快落地。通過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擴大“兩優”貸款規模等,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和升級。
李克強說,要支持金融創新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進一步開展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試點,擇機推出“深港通”,增加境內機構境外發債規模并允許募集資金回流境內使用。同時,要加大不良資產核銷和處置力度,強化金融監管協調,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解讀
考察兩大銀行釋放三大信號
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為近年來同期新低。李克強17日坦言,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下行壓力加大。他指出,金融調控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經濟新常態下要有新舉措。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正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李克強作出上述表態。“需要注意的是,當前的政策不是支持某一端、放棄另一端,而是兼顧穩增長與調結構,實現更高質量而非更粗放的增長。”
“總理這次一天內考察兩家銀行、專門召開座談會,應該說深切體會到了金融支持實體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趙錫軍評價,李克強可謂“下定了決心”,希望推動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部門進行更多創新,為中國市場引入更多、更廣泛的金融機構。
對外開放,讓中國在全球范圍內配置金融資源,是李克強釋放的另一重要信號。李克強說,要支持金融創新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他同時提醒,要加大不良資產核銷和處置力度,強化金融監管協調,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趙錫軍分析,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不顧一切地動用所有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已成為過去,但必須關注一些潛在的風險。“今年以來一些金融機構不良率出現上升,這也對金融資源配置造成風險約束。為此,官方既要有保增長政策,也要兼顧質量和效益,特別是金融和經濟安全。”趙錫軍說。
>>現場
服務小微企業光靠大銀行不行
李克強在考察工商銀行時隨機做了一項調查。他在小企業金融業務部詢問分析師,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有沒有降低?服務收費還有多少項?有關負責人說,企業融資成本略有降低,服務收費精簡后仍有20多項。總理當即要求進一步減少服務收費項目,“能不收的盡量不收”。
李克強強調,小微企業是就業的容納器,支持小微企業,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直接關乎“就業”這個民生之本。他提出,可以對國有商業銀行專門負責小微企業信貸的部門給予適當的優惠金融政策。
在工行,李克強駐足時間最長、互動最多的地方就是小企業金融業務部。工行負責人說,由于資金基數增大,工行今年對小微企業貸款增幅預計會下降,總理當即表態:服務小微企業看來要“兩條腿走路”,既要靠大銀行,還要靠中小銀行!
叮囑銀行員工多去棚戶區看看
在考察國開行時,李克強兩次要求任務“加碼”。在重點支持棚戶區改造的住房金融事業部,總理說,棚改要進一步加強地下管網等“大配套”建設。他還提出,黑龍江、吉林各有約20萬戶居民住在沉陷區,要加強對沉陷區改造的金融支持。“不能讓群眾睡在火山口上。”
他詳細詢問國開行對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重大水利工程、信息基礎工程等放貸利率和規模。總理說,開發性金融要加大對國家戰略和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放貸進度,發揮開發性金融在穩增長調結構中的重要作用。
李克強來到國開行剛成立一年的住房金融事業部,了解棚改項目評審、貸款發放等情況。他邊走邊問,你們都去過棚戶區嗎?他叮囑員工們,做項目時要多去棚戶區看看。這樣才能將心比心,切身感受他們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