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月15日,寒風陣陣,滎陽市金寨鄉境內的鄭州新材料產業園區卻熱火朝天。供水廠、污水處理廠、變電站及管網配套設施建設正在緊張施工。園區道路初見規模,忙碌的人群中,滎陽市副市長方本選...
12月15日,寒風陣陣,滎陽市金寨鄉境內的鄭州新材料產業園區卻熱火朝天。供水廠、污水處理廠、變電站及管網配套設施建設正在緊張施工。園區道路初見規模,忙碌的人群中,滎陽市副市長方本選穿著和施工人員一樣的工裝指揮道路管網鋪設。根據滎陽市委的部署,依照“套合”精神,方本選從今年10月份開始到金寨鄉主持鄉黨委和新材料產業園區全面工作。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該鄉一度擱置的土地征收工作被“啃”了下來,為園區的全面開工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介紹:“園區8號路段已建成,8號路西延和13號路正在建設。道路管網已完成管線鋪裝供水5017.61米、供氣5900.17米、熱力4529米,電力1930.61米、通信3017.61米。供水廠、污水處理廠、變電站等工程已經完成或大部分完成。”
以超硬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產業,是鄭州市工業七大主導產業之一。2012年,鄭州市將新材料產業布局滎陽。滎陽抓住機遇,當年實現招商引資過百億,兩年突破300億,國機精工白鴿、四維碳纖維等17個項目開工建設,鄭中機工程、鄭州宏基、鄭州海特等44個項目簽約落地。2013年,成功獲批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成為全國首批8個國家專利導航實驗區之一;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戶,中國科學院唯一的超硬材料院士鄒廣田受聘成為首位進站院士。
在滎陽,和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并駕齊驅的還有滎陽產業集聚區。行走在集聚區縱橫交錯的道路上和鱗次櫛比的廠區間,你會恍如來到一個“小城市”。因為產業集聚,南車集團、五洲國際、合肥中建、亨利制冷、徐工機械來到了滎陽。
今年,滎陽簽約了鄭州南車軌道交通裝備造修基地、華晶超硬材料等超億元項目20個,總投資116.6億元。目前,正跟蹤再談電梯產業園等項目47個,謀劃對接中煤科工等項目22個。
壯大超硬材料產業,做強現代裝備制造業,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為滎陽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滎陽市產業集聚區被評為河南省“十快”產業集聚區和“兩化融合”試驗區,預計到年底,集聚區營業收入完成246億元;固定資產完成75億元,超計劃11億元;工業項目投資完成59億元,超計劃8億元。新材料產業園區到年底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7億元,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完成16.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23.3億元。
發揮省級滎陽產業集聚區、新材料產業園區的載體作用,滎陽進一步放大產業優勢,產業特色日益凸顯。該市已經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財政收入預算任務,達到31.5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30億元大關,超年初預算29.9億元的13.69%,比去年同期增收增長27.31%,位居鄭州市各縣市前列。滎陽榮膺2014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61位,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3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