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科技周一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13年實現凈利潤6296.09萬元,同比減少14.45%;每股收益0.073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0.2元。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48億元,同比微增0.78%。安泰科技表示,2014年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億元,主營業務成本34.5億元。
2013年世界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經濟在下行壓力中運行,經濟深度轉型調整加快。公司所處及重點服務的行業如鋼鐵、有色、造船、機械制造、建材及新能源等領域均出現嚴重產能過剩,效益大幅下滑,公司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公司上下緊緊圍繞“實現一個目標,聚焦兩個提升,強化三個途徑”的工作思路,外部開拓市場,內部挖潛調整,加快項目建設,推動管理提升,不畏挑戰、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扎實穩妥推進各項工作。在保持發展基本面穩定的同時,全方面提升了企業競爭力,為下一步發展積蓄了能量。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4,845萬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296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落實董事會要求,對外及時研判市場走勢,努力開拓潛在市場,對內大力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加強資金集中管理,全面部署和推進“促經營、保增長”的各項任務。公司總裁班子帶頭深入市場,重點關注高端客戶;各單位一把手親自抓市場,積極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客戶,尋找新增長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公司召開首次市場營銷大會,出臺一系列相關制度和獎勵辦法,提升市場競爭能力,主要業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穩中有升。公司重組設立非晶金屬事業部,按照大事業部制的運營模式快速有效地整合資源,初步顯現非晶業務領域協同發展的效果:其中非晶制品分公司通過調整市場策略、開發新產品、降低采購成本、自動化改造等措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雙雙增長;安泰南瑞積極通過工藝改進不斷提升和穩定產品質量,通過多項管理提升活動降低產品成本,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功能材料事業部面對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和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加大高性能產品的開發和供應,搶占新興市場。難熔材料分公司結合自身產品類型多、目標市場廣的特點多線作戰,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河冶科技面對市場需求大幅下滑的局面,積極采取價格調整、開拓海外市場等策略,保持了市場份額和行業地位。焊接材料分公司克服造船行業下滑帶來的不利影響,對外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對內開展管理咨詢活動,通過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提升新簽合同額。安泰超硬在金剛石工具市場萎縮,需求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充分挖掘內部潛力,發展穩中向好。粉末冶金事業部圍繞存量經營、新項目建設和注射成形業務搬遷三線作戰,緊緊抓住與中科合成油和中國石化等央企合作機會,加速發展多孔過濾業務。深圳海美格深度挖掘內部潛能,充分發揮自身在產品性價比和反應速度等方面優勢,抓住機遇大力開拓注射成形產品在高端電子類消費品的市場應用。
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進度,“LED半導體配套難熔材料”、“高端粉末冶金制品”、“高性能納米晶超薄帶及制品”和“高性能特種焊接材料”四個產業化項目,土建、市政輔助設施全部完工,均進入工藝設備安裝和試生產階段。在建設過程中,為適應市場和技術的變化,公司對上述四個項目組織開展了過程評估工作,針對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投資方案和建設進度,提高項目的市場適應性和抗風險能力。公司在泰國建廠已完成廠房建設,同時天津新材料產業基地已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公司合資組建安泰美科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進一步推動注射成形業務貼近市場的布局調整;同時完成對深圳海美格的增資,實現其主營業務產能擴張。
報告期內,公司緊密圍繞公司主體產業,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力度,加強技術創新和成(002001,股果轉化,提高新產品貢獻率。公司組織實施自主研發項目100項,承擔政府項目43項,其中“新一代非晶帶材產業化技術開發和示范線建設”、“燒結釹鐵硼磁體滲鏑產業化技術開發”等項目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產品、新技術已成功推向市場。公司緊密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所承擔的“國產非晶帶材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開發及工程化”等政府重大科技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新獲批“超硬材料制品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口腔材料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家市級中心,公司已擁有包括企業技術中心在內的國家級科技平臺4個,省部級科技平臺13個。公司“組織調控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工程化制備及應用技術”項目獲得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新型焊接材料藥芯焊絲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冶金科學技術二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高性能TZM鉬合金制備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公司研制的相關關鍵材料成功應用于“嫦娥三號探月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開發的“鈷合金靶”等產品榮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技術新產品”。公司全年共申請專利74項,授權29項,制定企業標準67項,榮獲“北京市專利示范單位”稱號。
報告期內,為完善法人治理,有效規避運營和決策風險,公司積極落實三年法制工作目標的第二階段工作,防范各類法律風險,全面梳理、補充和完善所有控股子公司的相關文件。公司繼續開展“6S現場管理”、“QC小組活動”、“合理化建議”等管理提升系列活動,廣泛收集有效合理化建議,對經營管理產生顯著效果。信息化提升項目全面啟動實施,建立了以公司總部為中心,各產業園為基點的信息化網絡架構,目前OA協同辦公系統已在總部上線試運行。公司強化薪酬總額預算管理,制定了全覆蓋的職位體系,為深化職業發展通道建設奠定了基礎。根據國家節能減排的新要求完成能源審計,并藉此推進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同時持續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區域管理單位全部通過三級以上達標,實現了全年“無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的安全目標。
報告期內,公司各級黨組織結合工作實際,圍繞中心任務,深入學習、踐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五位一體”建設與“創先爭優”活動,公司功能材料事業部榮獲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的“中央企業先進基層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