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快速發展,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少,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而西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層次人才相對缺乏,使技術研發成為不少企業發展的瓶頸,從而很大程度限制了廣西工業、企業的發展壯大。
廣西工業與信息化委員會科技處副調研員趙榕說,針對創新能力薄弱的現狀,廣西開始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對產學研工作的推進力度,先后聘請100多位院士為自治區主席顧問,為工業企業的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7所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對51家大型企業開展的產學研項目在資金、立項等多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一批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通過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共建、人才培養等多種方式開展多方位的產學研用合作。”趙榕說,廣西一家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與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開展項目研究,一舉攻克多項關鍵技術,生產出大尺寸金剛石單晶,打破了國外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