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CNBC發表《中國正在與“上癮”斗爭》的評論文章稱,要理解為何投資者對中國的財經板塊感到恐慌,可以將中國類比為一個癮君子。評論稱,中國政府擔心經濟發展緩慢,...
CNBC發表《中國正在與“上癮”斗爭》的評論文章稱, 要理解為何投資者對中國的財經板塊感到恐慌,可以將中國類比為一個癮君子。
評論稱,中國政府擔心經濟發展緩慢,放開信貸閘門,使主流公司和地方政府能夠借到大量現金。這些國有企業和政府負擔大量債務建立高樓大廈和鐵路。這幫助推進了中國的增長,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現在這些參與者和銀行發現通向低價現金的道路被切斷了,正如癮君子在戒煙之前的修復,他們將經歷收縮過程。
中國人民銀行在現金短缺的時候干預,但最近央行則令人驚訝,在緩解其短期基金中的現金流動問題上,央行有所收縮。然而,銀行也經歷信貸危機的陣痛。銀行以更高的利率貸款,貨幣市場的利率昨日升至新紀錄,超過10%,銀行家蜂擁至別處找尋下一個增長點。
中國人民銀行的許多監管都是對國家財政系統的測試,或者希望規制那些承擔額外風險的借款者。另一個可能性是在中國新的領導班子的支持下,央行正在改變銀行的性質,遏制不斷上升的債務,降低浪費。
評論認為,這或許是改革的起點,然而問題是,如果政策制定者僅僅意識到債務泛濫的危險卻不能緩和銀行的劣跡,對這個過度依賴債務的經濟來說,也許面臨不可預測并且同樣危險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