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磨研究所,一個有底蘊的企業。五十五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在三磨所的生命歷程中,也卻承載了風雨滄桑。55年前,那一刻,洋溢著最燦爛的笑容,散發著最迷人的魅力,她...
三磨研究所,一個有底蘊的企業。五十五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在三磨所的生命歷程中,也卻承載了風雨滄桑。
55年前,那一刻,洋溢著最燦爛的笑容,散發著最迷人的魅力,她降臨于世間。從此,我們便緊握住彼此的手為之奮斗,為之一路奔跑,也正因為她,我們才擁有了這世間最不同尋常的名字——三磨人。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悄逝。55年的時間在光影里倚門輕轉,指尖卻捻起記憶最美的紗幔,風花雪月熏醉流年的詩篇,四季流轉盡展迷人的畫卷。五十五年的旅程,我們雖然有過艱難,有過淚水,也有過彷徨,但我們不曾絕望,不曾放棄,因為我們一直在踐行著三磨“合力同行,創新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堅守著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在我們夢想的征途上努力地前行。我們知道這一條路千難萬險,所以一刻都不能放松。
這一刻,低吟輕唱那些風雨兼程的日子,我們不禁感嘆:五十五次春秋的更替,五十五載辛勤的努力,一萬九千五百多次的日升日落,才造就了今天的輝煌;五十五年企業人的奮斗,五十五度領導者的耕耘,六百六十個月的斗轉星移,才奠定了今天的成功。我們想要走的更遠,就要懂得從過去半個多世紀的崢嶸歲月中汲取力量。回首過往,三磨研究所的那些輝煌,早已被山河永刻;三磨研究所的那些貢獻,早已被歷史銘記。且不用說1983年依托我所建立的“全國磨料磨具進出口商品檢驗試驗室”,1988年的“全國磨料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990年的“機械工業部第四計量中心”;更不用說1992年成立的控股子公司 “鄭州新亞復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1993年的“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8年被認定為“河南省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就單是1963年研制成功的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1967年的中國第一顆立方氮化硼,1975年的第一顆人造金剛石聚晶,1978年的第一顆立方氮化硼聚晶,就足以證明我們三磨技術之領先,碩果之豐厚。這些成績的獲得不僅離不開三磨領導者的運籌帷幄,離不開三磨所有員工的艱辛奮斗與努力付出,更離不開三磨的 “和”文化——和是融合,和是責任,和是人本,和是創新,和是和諧,及其先進的經營理念——誠信做人,用心做事,磨礪創新,合作共贏。
每當我看到我們企業的愿景:“創新發展的前行者,社會價值的創造者,員工幸福的提升者”的時候,我都會熱血沸騰。感謝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為我們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與便利。每當提到我們的籃球友誼賽、趣味運動會,我都會感到無限的溫暖與幸福,因為我們獲得的不只是樂趣和童真,更多的是一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一種團結向上的力量,一種溫馨如家的感覺。
青春如詩,歲月如歌,我不后悔在那個如詩如歌的季節,離開了校園,結束了“象牙塔”的生活,來到三磨所。因為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與希望,我知道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我的人生終將是不平凡的。來到這里后,我感覺到了領導的關懷和同事們的熱情,單位也給予了我很多實現價值的機會。不經意間,我在三磨已度過三個冬夏,如今我更加堅定當初的選擇,三磨,她真的是實現員工人生的大舞臺。歲月匆匆,彈指一揮間,三磨已走過55個年頭,曾經50歲的花誕,錯過,我深表遺憾,但我很慶幸趕上了她55歲的華慶。作為其一員,我由衷的感到驕傲,感到欣慰,我深知我的命運和她是緊緊相連的,她每前進一步,我就離我的夢想更近一步,大家一直在路上,我當然也不能落后。我心甘情愿為之付出我的汗水,獻出我的青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再驚人的輝煌也都已屬過往,在曾經的基礎上,今天的我們仍在拼搏,我們知道后面的工作還有很多,我們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明天是什么,明天的明天是什么,我們都無從知道,也無從把握,但我們堅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只要大家同心協力,一切為公司,就一定能夠再創三磨的輝煌,再造人生的美好。
三磨人風雨同舟55載,我們已不再脆弱,留下的只有剛強;我們已不再迷茫,眼神中充滿了堅毅的目光;我們的夢想不再遙遠,而是要開始飛翔,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不曾停下,也永遠不會止步,我們會一直在路上,在通往成功與輝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