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一則武鋼斥資數百億養豬的新聞迅速成為了業界熱議的話題,不僅如此,廣鋼賣臘腸,濟鋼欲進軍農業……鋼企們副業如此多樣化發展一時成為了人們的笑談,然而,其背后卻深刻地折射著鋼鐵業正...
近日,一則武鋼斥資數百億養豬的新聞迅速成為了業界熱議的話題,不僅如此,廣鋼賣臘腸,濟鋼欲進軍農業……鋼企們副業如此多樣化發展一時成為了人們的笑談,然而,其背后卻深刻地折射著鋼鐵業正在面臨的困境。一、我國鋼鐵行業緣何遭遇“冰凍期”
主要是產能過剩造成的。從大方面來看,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受歐債危機和金融危機的“余震”影響,2012年5月份全球鋼鐵產能利用率為79.6%。全球經濟復蘇道路緩慢及房地產市場和建材市場遇冷似的鋼鐵行業內外交困。中國政府為了緩解金融危機的影響,推出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很多人抱著投機和賺熱錢心理加大投資擴大生產規模,難以和需求匹配,出現產能過剩現象。從鋼鐵企業自身來說,鋼鐵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一方面在銀行有著巨額貸款,一旦因為庫存大而停產就很容易引起銀行恐慌;另一方面,鋼企擔心停產則自己好不容易占有的市場份額被別人奪取,所以即便出現最后產能過剩、價格降低局面,也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再說“外”,歐盟近期已經決定繼續對進口自中國的不銹鋼螺母和螺栓征收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稅額高達27.4%,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達99.14%的反傾銷稅,激烈的國際競爭使得發達國家動輒就以征收反傾銷稅來遏制我國鋼鐵行業的出口。
二、未來18個月中國鋼鐵業將迎兼并重組浪潮
預計2013年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為4.79億噸,生產商會將產能利用率保持在低于80%的水平。產能利用率低于80%通常意味著鋼鐵行業處于艱難時期。如果要保持競爭力,那么鋼鐵生產商將不得不裁員、控制產量并調整資產負債。中國鋼鐵行業將在未來18個月迎來一波迅速的兼并重組浪潮,留下的將是少數大型鋼鐵生產企業,平均生產效率可能也大大提高。
三、未來我國鋼鐵行業至少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的挑戰。除按照中央“推進產能過剩行業兼并重組、扶優汰劣”的要求外,解決鋼鐵業產能過剩還需要行業、企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二是資源、能源、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的挑戰。鋼鐵行業只有通過加快節能減排的進度,增加環境治理的投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行業效益狀況不佳的挑戰。受需求不足、產能增長過快及由此帶來的價格低位、原燃料高位波動等原因影響,鋼鐵業利潤水平持續下滑,嚴重威脅鋼鐵企業健康發展。目前中國鋼鐵行業整體供過于求,尤其是中低端市場,基本都呈現激烈競爭局面。四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挑戰。從全球鋼鐵工業看,優勢企業都力爭通過科技創新把握未來鋼鐵工業工藝、技術、產品的發展方向,以便在全球鋼鐵業競爭中長期處于優勢地位。我國鋼鐵工業也應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四、鋼鐵行業該如何走出“冰河世紀”
雖然面臨以上種種挑戰,但我國鋼鐵行業未來發展也充滿了機遇。目前,中國只有少數城市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期,大多數地區還處于工業化初期、中期,鋼鐵業發展還有一定的空間。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會促進鋼鐵行業的發展,七大新興產業和多項重大工程幾乎都與鋼鐵業息息相關,需要鋼鐵企業提供發展所需的優質、新型鋼材。
1、主動減產應該成為行業的共識和統一行動
在當前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下,鋼鐵行業要努力控制鋼鐵產量,主動減產應該成為行業的共識和統一行動,要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低于制造成本不生產的經營原則。嚴格控制庫存和資金占用,促進供需回歸平衡和鋼材價格合理回升。
2、鋼鐵業需提升差異化競爭力
當前,鋼鐵行業在細分市場、高端用戶市場依然有較大的需求空間。這就要求鋼鐵企業必須轉變傳統的營銷理念和模式,真正走進市場,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向服務型鋼鐵企業轉變,形成差異化競爭能力。與此同時,鋼鐵業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做好企業兼并重組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努力破解產能過剩問題。
3、創新驅動鋼鐵行業突圍
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以創新為驅動的轉型發展,是國內鋼鐵行業唯一的突圍之路。創新驅動不僅僅是大家所熟知的技術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都需要。增強創新能力對鋼鐵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鋼鐵行業未來應認真貫徹落實《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通過不斷創新,在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以及節能減排及資源能源循環利用方面有所突破。此外,鋼鐵企業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也要十分注重建立相關激勵機制,要真正建立能使全體職工都踴躍關心創新、參與創新、爭相創新、持續創新的局面。
4、鋼鐵行業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
從追求產量、規模、排名轉為追求效益、產品市場占有率和客戶滿意度;要注重產品結構優化調整,不斷提升產品品質,適應下游行業轉型發展、產品升級的需要;進一步推進兼并重組,重點支持優勢大型鋼鐵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和區域優勢鋼鐵企業兼并重組。
5、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責任重大
鋼鐵行業是高污染、高耗能行業。在今后的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國鋼鐵行業必須更多地考慮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實現綠色發展。鋼鐵行業要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在燒結、焦化、煉鐵、煉鋼等各主要耗能環節應用先進技術,大力推廣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提高企業能源管理水平;提升鋼鐵企業城市廢物處理功能,研發城市廢棄物處理技術,為全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6、構筑堅實安全的資源保障體系是根本之策
隨著國內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約占鐵礦石消費總量的70%,未來鐵礦石進口量還會有所增加。但是,我國鋼鐵工業要實現健康穩定發展,構筑堅實安全的資源保障體系是根本之策。為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國內鐵礦石資源潛力,積極推動國內礦山發展。此外,我們還要開發利用國際資源,在具有資源優勢的國家和地區以及周邊國家建立穩定、可靠的鐵礦石、鉻礦、錳礦、焦煤等原燃料供應基地和運輸保障體系。最后,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進口鐵礦石管理,研究引導建立符合市場的、上下游可長期協調發展的鐵礦石價格形成體系,規范國內鐵礦石市場秩序。
7、政府要建立產業基金參與引導鋼鐵業發展
鋼鐵行業擺脫困境除依靠自身力量外,也需要當地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鑒于當前融資成本較高,政府用金融創新突破鋼鐵產業發展瓶頸,建立產業基金是迫切需要。產業基金必須要找到金融專家來指導管理,基金的運作交給有豐富投資管理經驗的金融專家,指導市場化管理團隊去做。金融專家用金融理論與專業能力管理產業基金,將會大幅提高地方鋼鐵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建立支撐鋼鐵產業發展的資金長效機制,建立與金融機構合作的產業融資平臺,給予鋼鐵企業在用款額度、期限、用途方面的靈活融資支持;同時,產業基金的優勢還在于參與所投資的鋼鐵企業經營管理,如此運用產業基金有序引導鋼鐵企業轉型升級,形成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項目的產業集群,以產業園的規模發展帶動地方經濟持續發展。
專家簡介:
宏皓:原名章強。著名金融學家﹑融資專家,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顧問,中經產業基金理事會秘書長,央視網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