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隨著下游采購商庫存不斷下降,采購需求的重新釋放,將鎢價推入上升通道,對鎢生產企業業績有所貢獻。但是從市場反應來看,業內專家對后市鎢價的走勢較為謹慎,上漲勢頭能否持續仍將取決于...
近期,隨著下游采購商庫存不斷下降,采購需求的重新釋放,將鎢價推入上升通道,對鎢生產企業業績有所貢獻。但是從市場反應來看,業內專家對后市鎢價的走勢較為謹慎,上漲勢頭能否持續仍將取決于下游需求。 近期,繼中國五礦提高65%鎢精礦的指導價格至12.5萬元/噸后,江西贛州鎢業協會也提高11月的報價10.7/噸萬元至11.6/噸萬元。中國五礦和贛州鎢業對鎢精礦的價格上調幅度分別達到了13.6%和8.41%。從9月份鎢精礦的價格落入谷底后,這是連續第二個月反彈,價格累計反彈達到15%。
“鎢價從今年4、5月時候就進入低迷期,下游APT生產廠商等都停產以消耗企業較高的庫存,這一狀態一直持續到10月份。”百川資訊鎢行業分析師鄭月光告訴記者,“從以往經驗來講,鎢價有"金九銀十"的周期性特點,是傳統的銷售旺季。但是今年進入9月后,價格仍在繼續下滑,且逼近企業的生產成本,很多企業不愿意以低于成本價格來銷售,從而開始捂貨。”
隨著下游企業庫存逐漸消耗,企業補庫存的需求逐漸釋放,鎢價開始逐漸回暖。“此次價格上漲有兩個背景:一是10月中旬江西省政府提出,要對省內國有企業生產的銅、鎢、稀土等戰略性資源進行保護性收儲。二是五礦集團和江西贛州鎢業協會不約而同提高鎢精礦指導價,有推動市場預期的意圖。”一位行業內人士對于此次漲價分析。
今年10月中心,江西省政府官網發布信息,決定建立全省工業和外貿促生產保增長協調機制,重點做好包括“對省內國有企業生產的銅、鎢和稀土等戰略性資源產品進行收儲”在內的八項工作。這使得江西成為繼云南后第二個對資源性產品進行收儲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