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的杯子有的是卡通造型,杯蓋上一直微笑的米老鼠讓人忍俊不禁,有不銹鋼保溫的樣式,娉婷纖纖、晶瑩光滑,宛若妙齡的少女立于眼前;滑板車也有會“吐”泡泡的,據說在陽光下更有流動的光彩,惹來身后一群孩子的追逐;傳統的電動工具也被賦予了新的功能,鋰電池的可充電性質讓施工人員徹底擺脫了冗長的電線困擾……
在浙江省五金產業工業設計示范基地,總經理程鳳秀向筆者介紹,工業設計的大力推進,為永康市傳統五金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前我們的企業經常被其他企業起訴侵權,這兩年這種情況明顯減少了,甚至我們的新產品還成為了別人競相模仿的對象。”
建平臺:“浪潮”泡影中的思考
在永康這座聞名遐邇的“五金之都”,生產企業大多是從家庭作坊發展起來的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設計能力十分薄弱。“你們要知道,永康曾經一度掀起很多個浪潮,類似‘保溫杯浪潮’、‘拖把浪潮’、‘滑板車浪潮’,其實就是‘模仿浪潮’。只要國際上出現一個新產品,一周后,永康市場上就能出現相同的樣式。”程鳳秀坦白直言。由于外觀設計相似、產品功能單一,“浪潮”最終都逃不開廠商之間競相壓價、庫存滯銷的結局。
“永康五金產業工業設計示范基地的成立是件水到渠成的事。”程鳳秀說。在逐個“浪潮”走向幻影的同時,永康市政府首先意識到,創新設計是“小五金”發展壯大的必備利器。1997年,浙江永康五金生產力促進中心創建成立。2001年,中心成功蛻變升級,一家以市場性和公益性相結合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浙江永康五金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工業設計”的種子在“五金之都”逐漸破土萌芽。2009年,永康成為全國首批工業設計服務試點單位中唯一的縣級市試點,也是我省唯一的試點單位。到了2011年,浙江省五金產業工業設計示范基地正式落戶永康。
如今,發展工業設計幾乎成為了永康市的“頭等大事”,新出臺的《關于促進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意見》成為2012年永康市人民政府1號文件,其中明確指出,永康市將每年安排1000萬元財政資金,作為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將重點用于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建設及設計人才引進。
走進基地園區,新建的辦公大樓還顯得有些冷清,但是處處彰顯著設計的別致。大廳的顯眼處,幾幅產品設計海報看得人眼花繚亂。鮮艷的不只是圖片背景顏色,幾套園林工具、幾件孩子玩的小玩具,交疊相錯的繽紛色彩,懸掛在墻上,無疑成了別樣的油彩畫。彰顯著個性的還有各家設計單位門上的商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要屬無印尚品設計有限公司,它的LOGO類似于漫畫中人物語言的引用框,旁邊還打出了一句標語“用作品說話”,給人無盡的遐想。據程鳳秀介紹,目前基地規模不大,但是“五臟俱全”。除了首批入園的13家工業設計機構,還設置了項目部、專利部、信息部、培訓部、工業設計中心、中試孵化部、知識產權法律服務中心、會展部等部門。“我們的工作就是為設計機構和五金企業之間搭好橋梁,為他們提供一條龍的服務。”程鳳秀補充道。
借智力:專利和人才一起來
建好了平臺,基地的“橋梁”作用得以充分顯現,“中國五金產品工業設計大獎賽”成為其中最大的亮點。
萬事開頭難。自2006年舉辦第一屆工業設計大獎賽起,之后的三年中,作為主辦方的永康五金生產力促進中心也遭遇了企業純粹“賣面子”參加的尷尬境地。在程鳳秀的描述中,筆者了解到,永康工業設計大獎賽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三年主要是打基礎、擴影響。通過獲獎作品由參與企業直接買斷專利權的形式,“賣面子”的企業逐漸嘗到了甜頭,觀望著的企業也開始慕名紛紛前來參與。于是,政府“一頭熱”的大獎賽自2009年開始被企業爭先恐后爭奪“冠名權”。
被企業冠名后的大獎賽在資金獎勵以及參賽種類上都有了大幅提升,設計者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來自全國各大院校的專家、學生集聚永康,其中不乏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頂級學府,部分院校甚至開始將設計大賽納入了學生畢業設計考評。“成功借智”不僅為當地企業帶來了創新、實用的設計作品,也讓專業設計人才像一股清泉逐步流入永康市。據悉,自2009年以來,通過工業設計大獎賽這一平臺,永康市引進相關人才超過100人。談起這點,程鳳秀顯得十分高興:“以前我們這個小縣城哪里留得住這些名校畢業的人才。現在不一樣了,除了獲獎的作品專利直接被企業買斷,有一部分獲獎的設計者也被企業留了下來。‘好事成雙’的企業不在少數啊!”
工業設計最終要為產業化服務,在這一方面,基地也是早早地為企業設想周到,對此卯足了功夫。在每年開賽前夕,基地首先會組織企業前往各參賽院校,將市場的最新信息以及產品功能、結構需求傳達給學院學生。同時,自2009年以來,大獎賽實行“分行業、分類別”制度,并根據企業需求明確大賽主題,為參賽設計者把握好設計方向,以保證設計作品能夠實現產業化生產。
然而沒中獎的作品也未必不優秀,專家的專業眼光和企業主的市場眼光不盡相同,造成一些好作品沒有獲獎,如果因此打入“冷宮”,勢必造成設計資源的極大浪費。如何讓不中獎但同樣優秀的作品釋放價值?賽后,基地為這些“落榜作品”建立了“資源庫”,從中挑選外形新穎、實用性強的作品,經與設計者簽訂知識產權轉讓協議后推薦給企業。在今年的推薦會上,沒獲獎的5幅作品,就賣出了23萬元的價格。
對于今后大獎賽的發展方向,程鳳秀坦言,由于現在設計作品主要局限于外觀設計,對于功能和結構的創新相對較少,如何實現工業設計向實用性、功能性轉變,也是基地當前正在積極思考的方面。
看成果:被告走上了原告席
浙江弘盛工貿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兒童車生產、進出口銷售的外向型企業。2008年,企業經歷了一個慘痛的“多事之秋”。這一年因為專利侵權,弘盛工貿六度走上了“被告”席位,打不完的官司讓本身規模并不大的企業不堪重負:一方面侵權產品面臨海關封鎖,銷售業績慘遭“滑鐵盧”,另一方面大筆訴訟費用也讓企業雪上加霜。窮途末路的弘盛工貿最終找上了當時的五金生產力促進中心,很快促進中心就送來了“雪中之炭”。
“當時我們很快聯系上了西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請他們派來一支設計團隊,專門給企業‘救火’。才過了沒幾個月吧,弘盛工貿就成為第一家生產‘泡泡滑板車’的企業了。”回憶起這段往事,程鳳秀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產品一下子把企業‘救活’了。弘盛工貿現在不僅是兒童車行業的‘領頭羊’,而且這個產品被人爭相模仿,現在它忙著到處告別人侵權。”
浙江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指定供應商,由這家企業生產的印有世博會LOGO的系列真空保溫杯,成為了許多觀光者愛不釋手的紀念品或贈品禮物。
在系列世博保溫杯中,其中一款帶提手的橙色杯子尤為引人注目。據介紹,這么一個小小的設計,使得杯子可以掛在包上或墻上,因而很受歡迎,尤其是對于喜愛外出旅游或戶外活動的人們,“提手”既貼心又實用。而這個小小的設計創意也是企業從工業設計大獎賽中“淘”回來的寶。2006年起,哈爾斯連續5年參加中國五金產品工業設計大賽的冠名協辦,從設計大賽中挖掘產品設計靈感。目前,哈爾斯公司擁有授權專利77項,29項新專利正在申請中,其中包括1項發明專利。
“讓工業設計基地有所作為,真正能夠為永康五金產業服務。”在采訪結束前,程鳳秀這樣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