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鋼材流通領域流傳這樣一句話:“一公斤鋼材不及一棵白菜貴”,“賣一噸鋼材不如賣一瓶酒賺錢多”,鋼貿商埋怨鋼材價格低,卻賺不了錢。這似乎是如今國內鋼市出現的一個新現象。
據鋼貿商介紹,現在市場上的普通級螺紋鋼、高線價格跌至4000元/噸左右,一公斤鋼材的價格僅僅為4.0元,而目前農貿市場上的大白菜每棵大都在4斤以上,價錢要4.5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公斤鋼材的價格還不及一棵大白菜。而在上海,一些鋼貿商轉行去賣酒了,有的鋼老板成立酒業公司,專門經營老酒。這里的老板說,賣掉一瓶紅酒好賺幾十元,賣茅臺(600519,股吧),更賺錢,而賣鋼材賺不了多少錢,甚至還賠錢,又何苦呢。
“一公斤鋼材不及一棵白菜貴”,這說明了什么?確實,這種現象的深層次問題值得鋼鐵業人士反思。今年以來,鋼材市場價格頻頻下跌,自4月中下旬到5月底,螺紋鋼、線材價格累計下跌200-300元/噸。5月31日,上海市場上的滬寶產?16mm-?25mm級螺紋鋼的報價下跌到3860元/噸,創下近年來的新低。
鋼材價格持續下跌,屢創新低,其原因是就在于供給過剩,需求不足,供需失衡,供大于求,迫使鋼價連連下跌,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規律。而形成這種局面,歸根結底是時下鋼鐵產能過剩,鋼廠寧可拼價格,也不愿減產量,降價不降量,賠錢不讓市,鋼廠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占有一席之地,不肯輕易減產。據中鋼協最新統計,5月上旬全國粗鋼日產量預估為204.53萬噸,環比4月下旬增長0.51%,再創歷史新高。6月粗鋼日產量可能維持在創紀錄水平的200萬噸左右,因中國鋼鐵業產能巨大,任何產量減少都有限。鋼廠整體開工率并暫未受到市場價格快速回落的影響,開工率仍處于較高水平。
鋼廠的產能釋放,產量增長,遠遠超過需求的增長,市場難以承受,價格必然下跌。而大白菜不一樣,就這么栽種面積,遇到自然災害,收成減少,價格必然走高。據國家統計局6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較上年同期)上漲3.0%,環比(較上月)下降0.3%。其中鮮菜價格上漲31.2%,為食品中漲幅最大的品種。所以說一公斤鋼材不及一棵大白菜貴,不怨別的,就怨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如今國內的粗鋼產能達到9億噸,需求量滿打滿算也只有7億噸,過剩2億噸,賣不了,就得降價賣。有道是“產能像把劍,懸在鋼市上”,產能全釋放,鋼市必遭殃。
確實,已經形成的鋼鐵產能,不讓釋放也難,幾十億、上百億的投資下去了,高爐、轉爐建成了,能不投產,閑在哪里,能行嗎?何況高爐一旦點火開爐了,再要停爐可難了。因為高爐是連續化大生產,不能中途熄滅停爐,重新點火開爐,成本高達數百萬,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鋼廠是不會輕易熄滅高爐。在虧損不太嚴重的情況下,鋼廠往往會通過減少投料等措施來進行彈性減產,而不會關閉高爐。所以已經建成的產能,很難遏制其釋放,最有效的控制產能是不能盲目擴張、新建產能,特別是同質化的重復產能,應在源頭上控制其盲目擴張。
淘汰落后產能,控制新增產能,不建重復產能,發揮高新產能,只能把產能一環控制住了,調節好了,產量降下來,供需矛盾緩解了,那么就不會出現鋼材價格不及大白菜貴的現象了。
然而,讓鋼貿商感到擔憂的目前產能的重復建設、同質化產能擴張情況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即便是高端鋼材,其同質化產能擴張、同質化競爭,依然十分嚴重和激烈。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有關人士呼吁高端特殊鋼材的產能不要一哄而上,盲目上馬。近年來,在國內已經出現高端特殊鋼材產能盲目擴大的現象,導致產品供大于求。就拿特殊用途的外徑大于245mm的大口徑無縫鋼管來講,據初步統計,截止2010年全國共有產線已超過20條,產能550萬噸以上,2011年新上產線10條,產能300萬噸,預計2012年還將新上產線4條,產能250萬噸,屆時全國將有1100萬噸產能。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產能增長100%。據有關專家預測,近幾年的實際年需求不足450萬噸。
應用于鋼管制造、風電法蘭、風電軸承、工程機械用的回轉支撐等行業的連鑄大圓坯,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0年底,全國共有生產線11條,產能約500萬噸;2011年新上產線4條,產能200萬噸;2012年還將新上或改造4條產線,新增產能200萬噸。而需求不足500萬噸,嚴重供大于求。
這些高端特殊鋼生產線建設投資規模很大,一條生產線至少幾億,甚至更大,有的盡管建成了,但卻形成不了批量生產,或者不能發揮生產能力,這里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產能過剩,供大于求,導致激烈競爭,相互擠壓,受損失的還是投資者和生產企業。其實,高端特殊鋼材的需求是有限的,高端特殊鋼材處于需求的塔尖上,本身的需求量就不是很大。而產能過剩,需求又跟不上去,那么高端特殊鋼材的價格競爭越來越白熱化,高端特殊鋼材賣不出高價,甚至賣一噸虧一噸。
由此來看,“一公斤鋼材不及一棵白菜貴”的現象發生,問題的癥結在于鋼鐵產能的盲目擴張,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即便是高端鋼材,同樣存在同質化競爭,“賣一噸,虧一噸”,最終的結果是,鋼材價格不如白菜貴,賣鋼材不如賣紅酒。看來要消除這種異常的亂象,鋼鐵業還需按照國家的鋼鐵產業政策導向,嚴格控制產能。那么,鋼鐵行業不至于出現全行業虧損的局面,鋼材價格回歸到合理的價位。
“鋼材不及白菜貴”背后的深層次問題,是值得鋼鐵界人士關注和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