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不再以“白菜價”出口稀土時,當中國政府對稀土行業進行整頓時,日本、美國、歐盟不高興了。
3月13日,奧巴馬罕見地親自出面宣布,美國已聯合歐盟和日本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一項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貿易訴訟。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對此回應稱,中方將會主動應訴。
中美兩國再加上日本和歐盟,多國圍繞稀土的“多國演義”正愈演愈烈。
為電動車還是為政治?
奧巴馬表示,本案涉及的稀土材料應用于從混合動力汽車到手機的電池等高科技產品。他指出,能夠制造先進的電池和混合動力汽車對美國來說太重要了,因此不能袖手旁觀。
本月初,奧巴馬剛剛宣布將實行總價值47億美元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其中37億美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免稅補貼,10億美元用于獎勵普及電動等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研究。
混合動力汽車生產離不開稀土家族中的釹和鑭,前者被用于制造大功率、輕量化的磁體用在電動車發動機中,后者則主要應用于車用電池。雖然,混合動力汽車實現了擺脫汽油的初衷,但現在看來,它們卻難離稀土了。
近日來,美國汽油價格居高不下,民眾正在等待奧巴馬對此給出合理的說法。美國共和黨也趁機指責奧巴馬政府能源政策不力。或許是為了轉移輿論關注點,奧巴馬高調宣布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訴訟。在大選之年,打擊中國是美國總統候選人慣用的政治手法,奧巴馬也難逃窠臼。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正值選舉年,奧巴馬正在強調自己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奧巴馬把針對中國的最新訴訟看作為美國企業盡力爭取公平競爭環境的一部分。
清潔能源讓稀土更“稀”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技術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雖然名字中含有“稀”字,但是稀土并不罕見。例如,稀土中的鈰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要比我們熟悉的銅和鉛都豐富。
但是稀土元素分布不集中,這種特性降低了其開發的經濟性。此外,稀土礦物通常伴生有鈾、釷等天然放射性元素,這使提取過程復雜且危險。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可再生能源設備制造商面臨眾多挑戰,其中一個就是,在風機、混合動力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制造中廣泛應用的稀土控制在中國手中。風電行業與稀土發生關系的最直接產品是風機企業制造永磁電機中所需的釹鐵硼。另外,在太陽能發電儲能和節能燈等能源領域,稀土也被廣泛應用。由于清潔技術的應用范圍更廣,世界上的稀土消費量呈增長勢頭。
同為清潔能源發展大國的美國和中國對稀土需求都很大。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表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出發點是發展本國經濟。中國的稀土尚不能滿足本國迅猛發展的工業,因而才限制出口。他認為:“中國的貿易伙伴當然會試圖向其施壓,希望以更為低廉的價格購買稀土。但他們不會如愿,中國不會屈從壓力。”
多元化開發才是正途
雖然中國擁有世界稀土儲量儲量的48%,但其他國家也有豐富的儲量,如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1980年以前,美國主導世界稀土產品,那時,美國曾擁有60%多的國際稀土市場份額。由于中國稀土產量的增加,美國的優勢消失了。出于成本和環境考慮,美國逐漸停止了稀土生產。
現在中國對本國稀土行業進行調整,卻遭到了多方反對甚至起訴。英國《金融時報》14日發表社評稱,中國政府加強稀土管控是要進行行業整頓,是合情合理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偉明也曾經表示,希望其他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也能夠承擔起供應稀土的責任。
美國的礦業公司一直在尋找新的供應,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的莫利公司宣布在南加州發現了新儲量,并且在一年內可以挖掘。地質學家報告稱,在阿拉斯加發現了前景可觀的稀土儲量。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稀土行業專家斯科特·肯尼迪認為,中國的限制措施刺激了其他國家對稀土產業的投資和生產。除美國重啟稀土礦山外,澳大利亞稀土礦商萊納斯礦業公司也正在擴大產能,預計到2013年,這家礦業公司將實現2.2萬噸的稀土年產量,接近中國2011年出口量的40%。
科學家們也正在研究用常用金屬替代稀土材料的方法。美國能源部已經為這種尖端研究預留了3000萬美元的經費。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正在研究一種以錳為主要原料的復合材料,用在風機和電動汽車上,以替代稀土材料。
貿易戰給剛剛興起的可再生能源帶來了很大風險,因為,以往的貿易戰中,各方都難以獨善其身。讓稀土生產多元化,甚至是尋找替代產品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