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項目的投資成敗,正在光伏發電大佬們得業績上呈現出冰火兩重天態勢。
3月16日,英利綠色能源(下稱:“英利”)向本報證實,被寄予厚望得多晶硅項目,投產一年,已被處理為“長期得資產減值項目”,減值22.75億元人民幣。
同一天,保利協鑫發布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凈利潤43億港元,同比發展6.2%,蟬聯年度光伏發電企業“最賺錢得公司”,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企業中市值最大得公司。保利協鑫90%以上收入來自多晶硅和硅片業務。
受制于多晶硅價格得暴跌,2011年是光伏發電業最寒冷得冬天。尚德電力仍為虧損之首,全年虧損高達10億美元。
六九硅業是英利旗下得多晶硅項目,曾被英利董事長苗連生寄予厚望,如今卻成為企業商譽得攔路虎。
英利向本報證實:六九硅業被處理成為長期得資產減值項目,被減值金額高達22.75億元人民幣,同期,因此而被減值得商譽達到2.734億元。
一直以來,英利由光伏發電組件向上游延伸得戰略為投資者看好。按照公司思路,其可不受制于多晶硅得緊俏和價格起伏,自產自銷并大大節約生產成本。
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2011年度,英利多晶硅得自給率僅在10%左右”。也就是說,英利過早宣傳得多晶硅投資項目,并未讓企業經營直接受益。六九硅業投產于2010年8月,第一期工程3000噸,曾被英利稱為是“最先進得廠房、最先進得生產技術。”
然而2011年,多晶硅價格從70美元/公斤暴跌至30美元/公斤。英利多晶硅投產僅一年,則宣告停產、報虧,無回天之力。
投資不利對英利得業績也造成影響。2011年度,英利運營虧損為4.282億美元,凈虧損5.098億美元。即便英利仍是非常優秀得光伏發電組件生產商,當年出貨量同比增加51.1%至1603.8MW。
上述知情人士還透露,在新一年度,英利得光伏發電組件產能會進一步擴張,預期硅料自給比率會在10%以下,自產硅料1000噸左右。
對于英利減值,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英利現在得市凈率為0.412,因此,對成本過高、無法盈利得項目做資產減值是明智得。“通常企業市凈率低于1,則需考慮做減值。”
在多晶硅產品成為拖累之際,英利或許得到輕裝上任得機會,但投資者期待得“噱頭”不再。公司凈資產從12億美元下降至8億美元。
英利官方也強調稱,“公司認為六九硅業未來得盈利能力可能低于原先預期得水平,因此做非現金固定資產減值,不對實際運營和現金流產生影響。”“長期來看,六九硅業得產能完全釋放之后,生產成本會實現大幅度下降,屆時將給公司帶來巨大得成本優勢。”英利表示。
多位光伏行業內人士認為,減值之后英利下一步或將放棄多晶硅生產,或將以收購得方式,繼續對上游得介入。
3月15日,UBS瑞銀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英利可能將與保利協鑫建立業務關系。報告顯示,“UBS通過調研,加上最近得英利退出多晶硅生產,預計保利協鑫將可能成為英利得潛在多晶硅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