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面積停產后,有扛不住的多晶硅企業俯身就范,投資過億的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已進入破產清算,而這也是國內首家破產的多晶硅廠,也許意味著近年來所形成的多晶硅投資泡沫面臨開始破裂。
“生產一噸多晶硅成本需要30萬元/噸,而售價卻僅僅為20萬元左右,只能選擇停產。這段時間多晶硅成本有所下降,而在此之前,多晶硅成本達到35-40萬元/噸。”四川省一位硅業公司負責人的話則可以充分詮釋出當下多晶硅企業的困境。
浙江協成硅業破產清算
“去年年年底就已經停工了,還給工人預發了兩個月工資。”據一位知情人士介紹,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工人多陸續回家了。
這家企業的倒閉和行業內很多企業一樣,沒有更多的預兆。
盡管在2011年末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的路走到了盡頭。
但從其官網仍能看到其當初的宏偉目標——2011年將繼續完成年產3300噸多晶硅和40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項目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總投資將達到50億元。
據了解,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已經于2011年12月23日被浙江平湖市法院裁定受理,并于2011年12月26日指定浙江子城律師事務所為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管理人。
據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官網介紹,公司于2008年7月成立,注冊資金2.5億元,是一家開發、生產三氯氫硅、多晶硅、單晶硅、硅片及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的高科技民營企業。
生不逢時的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在投產之時便遭受重創。
據一位在公司工作過的人士介紹,早在2010年7月,準備投產的公司便開始大規模裁員,開車時間也延后。
盡管該公司官網掛著,公司一期投資8.5億元建成的多晶硅項目,已于2010年底順利投產。
浙江平湖人民法院公告稱,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的債權人應自2011年12月30日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內,向管理人定浙江子城律師事務所申報債權。
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將于2012年3月16日上午9時在該院第二審判法庭召開。
“在中國,企業到了申請破產的邊緣,這證明真是再也無路可走了。”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中國人比較愛面子,一般來說,中國企業很少采用破產的方式來結束企業的債務,除非連靠親戚借錢維持也沒有辦法的情況來才會采用這種方式,這表明行業的困境很深。
賣一噸虧15萬元
“這家企業的倒閉跟成本有著很大關系。”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告訴記者,浙江協成硅業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規模小,實力并不雄厚,而且這家公司原料依賴進口,使成本居高不下。
而讓形勢急轉直下的則是因為多晶硅成交價格的大幅下跌。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師謝晨介紹,國內生產多晶硅的平均成本為35萬元/噸,目前多晶硅成交價格在20萬元/噸左右徘徊,即賣一噸虧15萬元。
樂山電力在發布的公告中稱,近期多晶硅市場低迷,價格暴跌,公司控股子公司樂山樂電天威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多晶硅生產成本倒掛,項目借款歸還壓力加大。
為有效降低多晶硅生產經營風險,減少經營虧損和日常經營支出,進一步降低成本,經樂電天威硅業公司董事會審議,同意樂電天威硅業公司3000噸/年的多晶硅生產線于2011年11月起停產實施技改。
數據顯示,就在一年前的2010年度,樂電天威硅業公司生產多晶硅產量為1617.60噸,實現銷售收入57620.64萬元,凈利潤為58.70萬元。
“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主要還是因為下游需求極度萎縮。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今年以來歐債危機的持續惡化,使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陸續下調對光伏產業的補貼,經濟政策緊縮使得電站開發融資變難,而歐元貶值則令下游企業蒙受匯兌損失;同時,隨著歐洲光伏市場壓縮帶動的光伏電站搶裝潮和企業多晶硅去庫存調整期結束,多晶硅需求減少,價格應聲而落。
“目前整個市場成交清淡,惜售氣氛極為濃厚。”部分多晶硅廠商表示,盡管國內生產企業大面積停產,但由于價格過低,很多公司已暫停對外銷售,因此多數公司均有一定庫存。
據謝晨介紹,目前多晶硅部分成交價仍小幅走低。
由于下游電池片及組件價格仍在緩慢下行,多晶硅價格短期恐難見起色,預計未來數周內,國內多晶硅價格將繼續在20萬元/噸上下徘徊。
光伏企業進入嚴冬
此前,不少上市公司尚在宣布擴產計劃,比如,今年7月,特變電工宣布投入72億元在新疆建設一個規模高達1.2萬噸的多晶硅項目;再比如,天威保變則發行16億元公司債,以推進兩大主業之一的新能源業務發展。
而在現在,停產早已不是中小企業的專利。
多晶硅行業已經進入了嚴冬階段,形勢應該用急轉直下來形容。
2011年12月15日,天威保變、岷江水電和川投能源同時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川投能源托管)天威四川硅業有限責任公司已于近日停產進行臨時檢修。
此前,新光硅業、樂電天威等多晶硅企業也已停產。
有知情人士透露,不少企業已停產有一兩個月,只是現在才宣布,且公告未公布停產期限。
事實上,多晶硅行業已經陷入大規模停產的境地。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在A板上市的多晶硅上市公司有7家左右,3家已經關閉多晶硅生產。
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已投產多晶硅企業為43家,僅剩7-8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包括未公告停產的上市公司,其余的企業均已經關閉生產線,即有80%企業已經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