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記者走訪了我市的一些產業集聚區。每到一處,記者都看到,塔吊林立,各種器械在工地上來回穿梭著,一幢幢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呈現出一股大項目推動大發展的熱潮。
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對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的出臺,為我市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市委書記陶明倫在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強調,要著力建設新型工業化基地;壯大支柱產業,拉長煤、鋁產業鏈條,著力打造煤化工、鋁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形成終端產品;提升傳統產業,發揮糧食、果蔬、棉花和畜禽養殖等基礎優勢,大力發展食品加工和紡織服裝,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紡織服裝基地;發展優勢產業,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大力發展制冷產業,形成規模效應,煥發優勢產業的生機活力;培育新型產業,以碳纖維、金剛石微粉、特種玻璃為重點建設新材料基地,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的產業。
近年來,我市工業經濟規模迅速壯大,實力不斷增強,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顯著提升,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工業發展的模式和格局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結構不斷優化,產品競爭力日益增強,逐步走上了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穩定、健康、快速、協調的發展軌道。
在今后五年中,我市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質、高效的方向,著眼于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與增強產業競爭力,突出自主創新、承接轉移、集約集聚、改造提升和龍頭帶動,抓增量、調結構、增后勁,發展壯大高成長性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培育先導產業,建設現代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工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原材料工業競爭力顯著提高的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市工信局局長王占民認為,商丘的發展,難在工業,重在工業,出路在工業,希望更在工業。加快建設新型工業化基地,要認真研究加快推進全市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建立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節能環保、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主導“三化”協調發展,力爭實現“十二五”期間由“工業立市”向“工業強市”的戰略轉變,構筑起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