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過處,氣溫下降,草木枯萎,人們也穿上了御寒的棉衣。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房地產行業發展受到影響,投資增速、銷售增速進一步回落,市場低迷已成定局,好像過境的寒流,房地產行業一入冬,不少行業都喊冷。
業內人士表示,房價變動至少使42個行業受到影響,比如鋼鐵、水泥、電解鋁、玻璃、石灰、家具等。
防水供應商
“我下半年啥都沒干
就以要賬為主了”
昨日的鄭州,雨霧茫茫。防水建筑商王先生坐在自己的公司里,心情跟窗外的冷雨一樣冰。
王先生家在周口項城,做防水生意已經10年。“每年接的活兒都在節節攀升,生意好的時候,從老家帶出來的有百十號人。”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王先生手下的人縮減到了六七十個,“現在只剩下20多個。”
不是沒生意。王先生坦言,是錢不好要了。建筑行業的規矩,一般都是建筑商先墊資,一層層結款。往年基本都是按照合同結款,“即使拖欠,也不會超過一星期。”
但今年,王先生先期投入的錢加上工人工資,已被拖欠近千萬。王先生不敢再大量接活兒,“歇了一部分員工,剩下的20多個員工,每個月開2000元的生活費。等著唄,啥時候好了再接著干。”
王先生對記者說,周口項城是中國有名的“防水之鄉”,出來做這一行的有10萬人左右,從他了解的情況,今年整個防水行業的生意縮減了60%。
這一點,他的同鄉朱先生可以作證。朱先生做防水也有10多年了,他說對房地產行業來說,開發商很少墊資。“好點的開發商從銀行貸來款,一部分付地款,一部分給催得緊的建筑商支付墊資款。”
但今年,因為宏觀政策面的調控,從5月份開始,房子銷量就每況愈下。“有些開發商即使賣了房子,也把錢攥在手里,先保證自己渡過難關。開發商欠建筑商,建筑商又欠我們這些下一級的供應商,就這樣一層層壓了下來。”
朱先生說自己的幾百萬墊資款按照合同7月份就該結的,“但從7月一直拖到11月份,跟擠牙膏似的,到現在還剩一大半。我下半年啥都沒干,就以要賬為主了。”
建筑機械
“大家伙們”開始閑了也便宜了
多米諾骨牌的倒下,都來自于最初的源頭。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在12月第一周被監測的35個城市中,超過八成城市樓市成交量出現同比下降。北京同比下降21.83%,深圳、上海同比下降12%。其中深圳上周商品住宅僅成交294套,成交面積為2.66萬平方米,為去年同期的50%。
成交面積下降,引發的是開發商新開盤房產數量和開盤速度的降低。與之對應的,則是整個上游市場的低迷。
金先生在鄭州經營一家建筑機械租賃公司,平時下雨的時候,他會很閑,可是閑下來卻會心急火燎的,“一下雨工地就停工,一天的損失就是2000多元,能不心急嗎?不過今年下半年以來,心里不著急了,是心涼。”
他說,做建筑機械租賃生意幾年了,今年上半年還好,下半年就不行了,“首先是租賃價格開始下降,整個市場的租賃價格下降了10%~20%,比如塔吊,以前一個月要兩萬三四,現在21000元就能搞定。”
除了價格便宜,一直緊俏的租賃機械開始有了閑下來的時候,更讓他著急,“以前都是工地排著隊等租用,現在是我們上門找人家說好話,而且現在都是比拼價格,誰的價格低,人家就用誰的。競爭很激烈,也很可怕。”
生意不太好,他就把今年的擴張計劃放緩了,“本來準備今年添幾臺機器,現在看來還是再等等吧。”
租賃生意下滑,建筑機械的銷售也開始受到影響。媒體報道,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在今年二季度突遇“拐點”。從4月開始,包括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在內的主要工程機械產品的銷量開始大幅下降,環比降幅分別達38.79%、28.27%及32.81%。
建材
鋼鐵銷售利潤率跌至0.47%
房地產銷售放緩,建筑用材料的銷售也開始下滑。以建筑用鋼材為例,9月中旬,國內鋼價暴跌,從每噸4800元一路跌到目前的4250元,跌幅高達10%。
據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77家大中型鋼企中有25家出現虧損,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47%,利潤僅13.75億元,環比下降82.6%。中鋼協黨委副書記羅冰生分析稱,原因之一是鋼鐵市場供過于求的態勢不斷積累,原因之二是鋼價下滑而成本大漲。
同為建筑材料的水泥,日子也不好過。有業內人士表示,鄭州的水泥價格已經從之前的一噸370元降到了三百三四十元,外地的水泥已出現部分停產的現象。媒體報道說,目前浙江、江蘇的蘇南區域、巢湖及長江沿線部分水泥廠已于11月下旬開始新一輪的停窯檢修,“此輪停窯后再次出現大面積停窯屬于大概率事件,由于房地產和基建需求合計達到了水泥總消費量的60%,因此水泥需求的恢復將主要依賴于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恢復,但從目前情況看,復蘇并非坦途。”
房地產實戰專家、河南王牌企劃有限公司董事長上官同君表示,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它的波動會讓相關行業產生波動。“不過大量保障房上馬會對該波動有所緩沖,這也是國家在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時的決策綜合考量,值得肯定。”
同時他提醒受到影響的企業,調控促使房地產行業優勝劣汰,房地產業進入寒冬的說法并不準確。如何過冬其實就是要求房企拿出務實的生存、發展方案。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此時需要的房企老板和高管的生存智慧。
就業
冷了土建,熱了工程造價
房地產下行,波及的不光是上游的建材等行業,還有學土建的大學畢業生。
小陳是今年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土建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他說,他們專業今年不少學生已經簽約,與往年不同的是,身邊朋友簽約的都是水利等行業,“往年的學長學姐,簽到中鐵、中建等建筑公司的多一些,今年到了我們,這些企業招聘少了,無奈之下,不少同學選了水利企業。”
小陳說,本該是對口專業的中鐵、中建等幾家公司,今年來學校招聘的次數明顯少了,即使來開招聘會,招收的也是測繪方面的畢業生。
河南住宅產業商會常務副會長趙進京也表示,來鄭務工的人員中,十人里有四個是做建筑行業的,有七八個是做房地產相關行業的,房地產市場不景氣,這些人的就業肯定受影響。
相比土建專業的就業形勢,今年工程造價等專業就業仍然不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負責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崔老師告訴記者,學校房地產專業的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錯,“男生已經全部與房地產公司簽約,女生也基本上找到心儀的工作了。”
他說,房地產市場低迷,房產公司就更需要相關的專業人才,比如工程造價方面的學生,就很受歡迎,控制成本、科學管理有利于企業挺過寒冬。
唇亡齒寒。牽一發而動全身。
房子賣得少了,裝房子、買家具的人必定也會相應減少。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因為房地產行業走入下行通道,與之相關的家裝、家居、家電等下游產業也受到牽連。
業內人士介紹,今年的家裝和家居行業,受房地產市場走低影響,銷量減少20%左右。
裝修公司
業務減少了20%左右
樓市冷了,每天收到的家裝短信反倒比以前多了。
對此,家裝公司的設計師小夏只有苦笑:“你以為我們想騷擾別人啊,不主動拉活兒,我們就只能待在辦公室等死。”
小夏所在的家裝公司,在省會鄭州不算數一數二,但也算中等規模,設計師以前有四十多個。
現在一個月能接一個三萬元以上的裝修活兒,小夏就已經很開心了。而三年前,最多的時候,他一個月接四五個活兒都很輕松。“那時候三室一廳的住宅裝修,一般家庭花個十萬二十萬的都很常見,甚至一個月接一百萬單子的時候也有。”
小夏覺得,那些年,可以稱為自己的黃金時代。
已經在河南扎根的一家深圳家裝公司負責人劉先生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因為調控政策的影響,河南的家裝行業已經進行過一輪洗牌。“現在存活的大多是比較有實力的公司。但說實話包括我們公司在內的,業務基本上都受到了影響,大概降低了20%。”
膩子從來都是家裝行業的晴雨表。胖子膩子的老板張先生也承認,因為宏觀經濟面的影響,今年他們公司的家裝營收下滑了20%。
家居行業
明年估計會更嚴重
歐凱龍家居的總裁吳大偉坦承,今年的家居行業幾乎毫無例外都受到了影響,“銷量整體預計降了20%左右。”
但他同時覺得,今年情況應該還不是最嚴重的。“家居行業有一個滯后期,今年買房的少了,到明年或后年,那才是家居業最為關鍵的時候。”
他覺得房地產業低迷對家居更嚴重的影響,是顧客消費信心的消失,“這才是最可怕的”。
巴洛克地板營銷總監吳先生告訴記者,在樓市調控政策及成本上漲的雙重影響下,如今整個家裝建材行業已處于低迷,程度甚至超過了2007年。“家裝建材市場面臨著新一輪洗牌。只有敢于讓利,整合營銷,才有可能在淡市中搶占市場。”
應對
行業低迷要抱團促銷
再不好的市場,也有人賺錢。再好的經濟形勢,也有人賠錢。
東建材市場一家上市地板企業的負責人李先生說,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企業除了要堅持,還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李先生認為,房地產新政對房地產影響雖然很大,但作為下游的企業,不管政策怎么變,需求都是剛性的。在市場狀況不好時,堅守至為關鍵。
而這顯然與胖子膩子老板張洪根的策略不謀而合。“我們從去年上半年就調整了市場結構,變原來的以家裝為主,到現在的工裝占據半壁河山。所以雖然也遇到拖款,但我們日子還能正常往前走。”
其實,壓力之下,越來越多的家裝建材企業正通過抱團促銷的方式,試圖在年底前沖量。
對此,胖子膩子的老板張洪根顯然已做好了準備。“前期準備更多的防御措施,比如保證充裕的現金流,比如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等,這就如同準備更多的糧食和棉衣,起碼保證咱不會被凍死。”張洪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