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作為一種新材料,石墨烯一直是市場樂此不疲的炒作題材,也讓許多投資者跌入這一概念炒作的陷阱。不過,隨著石墨烯相關的龍頭公司中國寶安在中試環節的成功突破,這一陷阱有可能成為帶來可觀回報的餡餅。
7號晚間中國寶安的一則公告讓公司股票第二天一開盤就封在了漲停板,直到當天收盤。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公司石墨烯項目產品中試取得重大進展,正式進入量產階段。目前日產量已穩定在1公斤以上。按目前國內售價2000元/克計算,寶安石墨烯的日產值在200萬元以上。如此誘人的投資潛力無疑令不少人感到振奮,至于石墨烯何時進入大規模量產,公司董秘婁兵表示,受兩方面因素制約,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婁兵:一個是先進的設備工藝情況,因為現在還沒有現成的設備,我們還要到市場上去找,然后進行改進。第二個依賴于市場的需求。
中試的成功讓中國寶安走出了上半年“石墨門”的陰影。2010年中期之后,多家券商研報都指稱中國寶安擁有巨量石墨礦資源,這一重大利好一度將寶安股價從7元推高到26元。但隨之而來的澄清消息不僅把公司股價打回原形,也讓公司官司纏身。
3月1號,寶安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否認了公司擁有石墨礦資源。而半個月之后的一紙否認公告更是讓寶安陷入和多家券商的戰爭,4月監管部門開始介入調查。
6月15號,中國寶安公告了監管部門的處理結果:深交所認定中國寶安與其子公司貝特瑞在是否擁有石墨礦的問題上表述不一致,對中國寶安及其兩位高管予以通報批評。這次采訪中,婁底表示公司目前仍然沒有拿到石墨礦探礦、開采的資質,使用的石墨材料仍是來自合作商:
婁兵:產權證上是寶安的石墨礦還正在辦理之中,有好幾家都正在辦。然后辦的時間還比較長,已經辦了幾年了。但使用中的就有很多了,我們一直是長期合作的,我們有幾個自己的石墨源,這些石墨源都是在提供初加工的石墨材料。
雖然大多數投資者對于石墨烯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但卻不影響它成為市場炒作的題材。石墨烯是一種碳分子,主要用于新型儲能設備,在航天、軍工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業內估計,石墨烯大規模的產業化還需要5-10年的時間,目前的炒作只是美好預期,缺乏實質性內容。不過,金融界分析師楊海卻不這么看:
楊海:它不可能等到一個事件有了真正的結果之后才開始炒作,它往往會有一個提前量,而且這個提前量往往是在事情還沒有水落石出之前,具備朦朧色彩的時候就進行提前的運作,對于股票市場中的炒作投資者應該理性地去看待,這也是一個很正常的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