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勸石材園區目前三通一平已經做完,園區將實行市場化運作,對石材加工市場進行規范和整合,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昆祿公路沿線建成10公里的石材長廊或石材一條街,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整合多方的資源,將祿勸打造成中國獨有的砂巖石材基地。祿勸的石材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及地區。產值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
近日,縣委、縣人民政府協同園區管委會召開政企座談會,針對今年祿勸縣日益加重的旱情,嚴重影響了入園企業生產、項目推進、園區建設等工作的快速推進。查找問題,分析癥結。
目前園區企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已處理的部分企業采礦權的歸屬問題,材料未補充完善,存在項目建設推進緩慢等問題。
二是普渡河流域電礦片區企業由于受干旱影響,水量嚴重不足,導致了產值難于提高,很難達到預期目標。
三是部分企業由于尚屬投產之初,原料的供給不足。
四是由于土地報批手續的復雜性,擔憂土地的供地、用地問題。部分企業公路開口需要由省級部門批準,部分企業的公路開口問題尚未解決。
五是企業的統計報表和統計數據的規范性和時限性問題。
六是部分企業由于自身產品技術等可研性的問題,項目建設推進比較緩慢。
七是部分企業受到外圍復雜因素的影響,無法正常開工建設。
八是由于部分企業還需加快自身企業項目技改力度;
九是企業之間協調與溝通有待進一步加強。
2010年,祿勸縣提出通過逐步整合、治理、關停小規模和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路邊石材廠,引進龍頭企業進入石材園區發展的思路,并將石材產業定位成全縣工業發展的支柱產業。會議結合《2011年園區建設“百日會戰”行動實施方案》要求,真正做到集中精力、集中時間、集中資源,全力以赴抓好園區2011年各項重點工作,營造“親商、護商、愛商”氛圍,園區管委會提出九項措施:
一、協調各方,完善資料。根據已經協調過的礦山權屬問題,要求關企業按照合約盡快補齊相關書面材料。進一步規范投產企業要實作流程,管理到位。在建項目一定要按照合約,履行承諾,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施工進度。竭盡全能做好落地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積極主動投入到新項目的招引工作之中。
二、國土部門當先,做好土地利用工作。根據省市土地出讓、掛牌等要求,石材園區企業,加大對石材項目的投資強度,加大石材園區石材深加工推進力度。園區國土所負責協調跟蹤服務,爭取在近一個月之內,最遲二個月完成石材園區的土地出讓、掛牌,園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以及工作進展情況必要的時候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通報。
三、政企聯合,共克旱災。針對受干旱氣候等因素影響嚴重的水電業、農副產品加工原材料減少、開工項目產品下降等問題,政府、企業加強配合,攻堅克難,團結互助,攜手并進。發揮自身最大的潛力,挖掘提高各方面的效益。
四、全力解決進場公路用地。企業的公路開口問題,積極向省市領導呼吁,盡快申請解決,政企要充分利用各種機遇,盡快做好有關工作。
五、規范園區企業統計報表報送和統計數據。要按照縣統計局和園區統計相關要求,按時上報。縣統計局和園區管委會要加強對園區企業統計人員的培訓,達到共同提高、互助共贏的目的。
六、充分發揮企業積極主動性。企業自身要加大對項目的投資力度,可以先做的,積極行動,快速啟動項目的建設。企業項目的技術等可研性工作要盡快落實。
七、嚴肅處理影響制約項目開工的協調力度。縣級責任領導和主抓部門盡快解決所有相關問題,確保開工項目快速啟動。
八、高度重視環保。企業要注重項目技改力度,堅決杜絕污染等事件的發生。
九、定期舉行政企交流座談會。根據企業的建議,園區管委會以“親商、護商、愛商”為己任,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注重傾聽企業的所需所求,定期不定期組織有意義的交流活動,促進企業相互了解,共同進步。
祿勸縣砂巖(木紋石)儲量達到了200億立方米,不僅儲量大,而且材質細膩、具備很高的藝術和商業價值。據不完全統計,祿勸縣已開發利用的石材資源品種達110多種,砂巖、板巖1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