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聯合鋼鐵交易所(簡稱“上海鋼鐵所”)在上海正式揭牌運行,成為國內首家鋼鐵現貨交易所。
上海鋼鐵交易所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上海鋼鐵交易所是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控股組建而成,是全國首家國有控股的現貨鋼鐵交易所,將組織開展鋼鐵的現貨電子交易,目標是建成集鋼鐵電子商務、市場交易、信息傳遞、金融服務、物流配送等于一體的市場服務平臺。
上述人士指出,上海鋼鐵交易所為鋼鐵現貨交易所,交易方式基于目前鋼材市場的現貨實體交易,將線下交易平移至線上。在交易所成立初期,將根據我國鋼鐵交易市場的現狀,結合鋼材市場的現有客戶現貨資源,推出在庫所有鋼鐵品種的現貨掛牌交易,同時可為生產廠商和終端用戶以及貿易商提供競買競賣交易。目前,鋼交所系統主要包括交易、清算、倉儲交割、會員管理、風險監控、信息處理和發布等業務,交易品種主要包括廢鋼、鐵礦石、鐵合金、爐渣、生鐵、鋼坯、粗鋼產品、鋼鐵產品、爐料等。
上海市政府相關人士指出,上海鋼鐵所將成為中國鋼鐵行業協調鋼鐵價格、規范鐵礦石價格的重要載體,從而成為國內多層次鋼鐵市場體系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上海鋼鐵所將有助于中國鋼鐵市場建設,加強中國在國際鋼鐵和鐵礦石市場上的定價權,使國內鋼鐵以及原材料的現貨交易價格更具國際影響力,增強我國在大宗商品交易方面的競爭力。上海鋼鐵交易所的建立,將為開展規范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提供標準模板,為建立大宗商品現貨價格、景氣、風險指數提供示范。
上海鋼鐵所表示,目前上海的鋼鐵貿易量占全國六分之一,作為國內首個鋼鐵交易所上海聯合鋼鐵交易所將重點發揮“五大”功能,即:實現鋼鐵現貨貿易與流通功能、供應鏈融資功能、信息傳導功能、商品投資和保值功能、商品價格發現功能。上海鋼鐵所將著力打造“一項機制”、“兩個系統”、“三個平臺”,并不斷創新交易機制和服務模式,適時推出既符合國家利益,又符合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的標準現貨交易品種,構建鋼鐵市場服務網、資金結算網、物流網、信息發布網四大網絡,通過傳統貿易和電子商務的結合,建設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鋼鐵現貨交易所。
同時,上海鋼鐵所還與國有銀行、商業銀行、典當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開創新融資模式、完善融資平臺、組建行業戰略聯盟、提高融資規模、控制投資和融資成本,提供動產質押、不動產質押等融資解決方案,為交易企業創造產業升級的融資條件。
目前,上海鋼鐵所已經與五礦鋼鐵、江蘇蘇美達國際貿易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寶閘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昌源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合作項目。
昨日,上海聯合礦權交易所也同時掛牌成立。業內人士表示,上海鋼鐵所和上海聯合礦權交易所的成立表明上海正在強化大宗商品交易方面的影響力和集聚度,并進一步建立多元化、多板塊、多層次的要素市場及服務貿易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