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處要升格為司局級單位了。”6月16日,工信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
目前的稀土處還是工信部原材料司下設的一個處室,僅承擔稀土行業管理的工作,而升格之后,稀土辦將從原材料司脫離出來,成為與之平行的司局級單位。據該官員介紹,工信部原材料司的一位副司長將出任稀土辦負責人一職。有消息稱,身為正局級原材料司副司長的宋顯珠可能性較大。
本報記者獲悉,稀土辦在擴大編制的同時,其職能也更傾向于行業的調控。而其一項重要任務是負責起草組建大型企業集團的具體方案,推進稀土行業的聯合重組。
升格
國務院在今年5月頒布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設立稀土辦公室。
一位稀土業內的資深專家告訴本報記者,“實際上,稀土辦在工信部之前一直都有,也是司局級單位,但在大部制改革中,稀土辦被弱化了,降格成了一個處級單位。”
據記者了解,原來的冶金部、國家計委和發改委均設有“稀土辦”這一職能部門,但到了2008年大部制改革時,稀土辦原班人馬也從發改委搬到了工信部,但其級別卻被降格,成為原材料司下面的一個處室。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
“像內蒙古、江西、江蘇等地的稀土辦也是處級單位,與部里的稀土處行政級別相同,中央怎么去領導地方?”上述官員認為,工信部的稀土管理部門存在行政級別和調控手段被弱化的現象。
據該官員介紹,在行使行業管理職能或下去調研時,接待很多都是司局級領導。“中國鋁業、五礦集團、中國有色這樣的大型央企,都是副部級單位,其下屬的稀土公司領導也都是司局級以上,有些甚至由集團副總牽頭。”他說。
不僅如此,在部際協調工作中,國土部、發改委等部委主管稀土部門的領導都是司局級,而工信部“又比人家矮了一頭”。
此外,接受本報采訪的多位業界人士均認為,從稀土資源的國家戰略地位考慮,應建立一個國家級的主管部門,顯然處級太低了,至少也應該是個司局級單位。
眾所周知,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在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稀土資源,對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意義重大。
接近工信部的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稀土辦的負責人很有可能由原材料司的一位副司長擔任。記者從工信部了解到,目前原材料司副司長宋顯珠為正局級,而其他三位副司長均為副局級。
“從級別上看,宋更適合擔任升格之后稀土辦的領導。”該人士稱。
調控
近年來,我國稀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然而發展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稀土管理體制亟待理順和加強。”上述工信部官員對記者介紹,經過幾次政府機構改革,涉及稀土管理的部門有工信部、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海關總署等等,這些部門管理稀土的出發點和角度各不相同,有區隔、有重疊,但也有空白。
接受本報采訪的多位專家均認為,中央政府需要設立一個部門,專門負責統籌研究國家稀土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和政策等重大問題,發改委撤掉稀土辦之后,上述調控的職能就一直缺失,稀土行業漏洞百出,導致現在一直在打補丁、補缺口。
而稀土辦的職能,也將從管理向調控過渡。工信部官員稱,這是更深層次的管理。
本報記者獲悉,工信部此前也曾向國務院建議設立“稀土辦”。而這個新晉的司局級單位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能,其中包括負責協調制定稀土開采、生產、儲備、進出口計劃等,納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牽頭做好年度計劃實施、行業準入和稀土新材料開發推廣等工作。
而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推進稀土行業的聯合重組。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稀土工作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積極推進稀土行業的聯合重組,形成以大企業、大集體為主導的產業格局,是改善稀土行業管理的有效途徑。
據悉,工信部正在按照統籌規劃、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研究制訂加快組建大型企業集團的具體方案。上述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稀土辦將負責起草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