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細分產業準入門檻有望提高
記者昨日從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了解到,“十二五”期間重機行業產銷年均增長的目標是16%,5年累計復合增長率高達110%,形成5至6家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1至2家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集團。
當前,重機行業的龍頭公司振華重工、太原重工、中國一重、二重重裝等,2010年的銷售收入均未超過200億元。這意味著,以上公司未來五年的成長空間巨大。
“十二五”產銷規模翻番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在已經制定的重機行業“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未來五年行業的目標是產銷年均增長16%,利潤增長20%。
按照這一標準,2015年底重機行業的產銷規模將累計增長110%以上。
協會人士還指出,“十二五”期間,重機行業一定要改變盲目擴大產能、片面追求產值,粗放型的高速發展模式,將發展高端裝備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主要突破口。
他說,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范疇——高端裝備制造的主要特征是大型、成套、技術先進、智能化程度高的產業。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先進的工業國家如美、德、日本等具有高端制造的水平,我國要從裝備制造業大國邁進裝備制造業強國,就必須在高端制造方面有所突破。”
為此,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重機行業需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掌握一批中線領域的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知名品牌,全行業新產品率超過30%,產品質量和數量明顯提高,30%以上的產品技術和質量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提高部分細分產業準入門檻
針對目前本土高端制造領域的差距,協會人士認為,大型企業前期的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儲備不夠,跟不上國內外市場的驟變,是導致其競爭力不強的主要原因。
根據介紹,當前重機行業也存在著低端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現象。當前,部分產品的價格戰已達白熱化的程度。不必要的價格戰勢必耗費了企業的資源,進而影響到其用于研發的投入。
為此,協會人士表示,對于包括門式起重機在內產能過剩的細分產業,今后要提高準入門檻,在換證時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協會還對龍頭企業寄予厚望,要求未來五年大力推進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形成具有設備成套、工程總承包、國際貿易、投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5-6家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1-2家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