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我國經濟決策部門著力解決的問題。近年來,相關部門通過多項舉措,在信貸、債券、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領域不斷創新服務形式,我國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取得了一定成效。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往往具有風險大、成本高等特點,因而一直以來“貸款難”始終困擾著眾多中小企業。不過,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小企業發展關注的日漸升溫,銀行機構也開始將部分力量投放到中小企業信貸領域中來。一方面,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紛紛成立中小企業信貸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商業銀行在大客戶資源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已開始將發展中小企業業務作為戰略重點來推進。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中小企業通過銀行機構獲得的人民幣貸款比年初增加3.3萬億元,年末余額同比增長22.4%,其中,小企業貸款比年初增加1.7萬億元,年末余額同比增長29.3%,增速比中型企業高11.5個百分點,比大型企業高16個百分點。
此外,為解決中小企業征信問題,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協同有關部門,建立起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征集體系、評級發布制度以及失信懲戒機制,研究制定中小企業信用制度管理辦法,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檔案信息不斷充實、完善,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發揮了積極作用。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央行征信系統累計補充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已超過210萬戶。
除了銀行借貸這一傳統金融服務渠道外,相關部門還在債券市場上不斷開拓新型融資工具,為我國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提供了日益重要的支撐。
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有關人士介紹,為推動中小企業直接債務融資,緩解企業融資難題,近年來協會會同有關部門先后推出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創新產品,以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此外,還出臺免除中小企業會費、提供綠色通道制等支持政策,減輕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負擔,提高企業融資效率。
數據顯示,從2008年開始,中小企業債務融資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截至2010年末,已有近百家中小企業通過新型債務融資工具總計獲得超過50億元的資金支持。
除了信貸市場和債券市場以外,從資本市場中獲得發展資金,也已成為很多中小企業融資的又一重要渠道。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面向中小企業資金融通的中小企業板、創業板的相繼建立,讓一直受困于融資難題的眾多中小企業,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資金支持。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已超過600家,累計融資超過4500億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微小企業和個人融資應運而生的小額貸款公司,近年來獲得了爆發式發展,為眾多微小企業的資金融通發揮出重要作用。
與其他信貸機構不同,小額貸款公司主要解決一些小額、分散、短期的資金需求,更符合中小企業融資特點,因此對中小企業資金支持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小額貸款公司累計新增貸款427億元,這其中,相當數量資金進入到中小企業生產和經營中來。而截至2011年3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超過3000家,貸款余額達到2400多億元。
央行日前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今后,各金融機構將全面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繼續完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