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石礦床與其他礦床一樣,伴生著各種夾石和不純成分,影響其使用特性。因此,在礦山開采時就要進行分級,選礦。所謂分級就是為了適應部門的不同要求,將不同外貌、不同品位的蠟石分別堆放;所謂選礦就是將工業部門不能使用的夾石、圍巖等夾雜物分選出去。在礦山采礦場進行的第一次選礦叫粗選。到目前不止,蠟石的選礦仍是以粗選為主,一般是用手選,除了在采場進行手選外,裝車時還可以手選,破碎后在運輸皮帶上還要進一步選。
經過比較仔細的手選后的礦石,有的工業部門,如耐火材料、陶瓷、水泥等就可以直接加工利用了。
造紙等部門用的填料或涂料,要求蠟石磨成細粉或超細粉,要有很高的白度,因此還要采取重選、磁選、浮選、和漂白等辦法,脫去鐵質。
對于雕刻、印章、建筑裝飾材料等部門使用的塊狀蠟石,往往根據塊度、尺寸規格、外觀彩色、裂隙發育程度、花紋、傷痕等,在礦體上就進行選擇,開采出來荒料以后還要檢查。作為雕刻用的蠟石,往往是雕刻方面的專業人員到采礦場進行選擇。
因為蠟石有多種用途,不同工業部門對蠟石的要求,不但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不同,其外形尺寸、顆粒大小的差別也很大,如大型石雕和裝飾本材料要求蠟石外形尺寸在幾m以上,造紙用涂料要求 蠟石粉細度在幾um以下,因此,對蠟石加工方法及工藝流程也不一樣。
由于技術和經濟條件限制,不能把從礦山開采出來的大塊礦石一次都破碎到所要求的粒度,因此破碎、粉碎要分級進行。根據礦石物料尺寸的大小不同分為:
粗碎——碎至100mm左右;
中碎——碎至30~100mm左右;
細碎——碎至3~30mm左右;
粗磨——磨至0.1mm左右;
細磨——磨至0.06~0.1mm左右;
超細磨——磨至0.01mm以下。
物料的粉碎程度用粉碎比(又稱粉碎度)來表示,所謂粉碎比,即表示粉碎前后物料混合物的平均直徑之比。
式中 D——粉碎前物料尺寸(一般指平均尺寸);
d——粉碎后物料尺寸。
一般來說,粗中碎:
細 碎:
粉 磨:
蠟石屬于軟礦石,在不同破碎階段將采用不同的破碎和磨細設備。
對蠟石的外形規格要求及加工流程,大體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直接用塊狀蠟石 如雕刻和裝飾材料等,采用切割、琢磨等工藝,加工成要求的尺寸和形狀。
(2)利用細顆粒蠟石 如采用顎式破碎機、干式輪碾機等將蠟石進行粗碎、中碎和細碎后就可以進行配料,制造所需要的耐火材料。
(3)利用磨細的蠟石粉 如陶瓷、水泥及農藥待工業部門要求使用小于0.074mm以下的蠟石粉,因此蠟石經過粗碎、中碎、細碎后 還要采用雷蒙磨等設備進行磨細。
(4)利用蠟石的超細粉 如造紙涂料等部門要求蠟石粉細度小于5um,除了采取前述的粗碎、中碎、細碎和磨細外,還要將磨細的蠟石粉再經過氣流粉碎機等超細磨設備進行細磨。或者將前述的磨細粉以過水力旋流器等設備進行分選,脫水、壓濾、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