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虎城: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啟動以來,上海、廣東、天津、福建4個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金融、創業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推動了大眾創業、...

高虎城: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啟動以來,上海、廣東、天津、福建4個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金融、創業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推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期待已久的第三批地方自貿區終于揭開面紗。
日前,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
高虎城稱,新設的7個自貿試驗區,將繼續依托現有經國務院批準的新區、園區,繼續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進一步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新獲批的7個地方自貿區,加上目前沿海的4個地方自貿區,將成為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總體上來說,11個地方自貿區,將根據不同的區域特點,試驗不同的探索路徑,來形成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格局。”
或年底前掛牌
事實上,這7個地方設立自貿區早有“苗頭”。
今年2月,《經濟參考報》援引業內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第三批自貿區已初步浮出水面,數量可能是5-8家,有望落子內陸地區,湖北、陜西、河南、四川、重慶等地入圍的可能性非常大。
8月初,陜西省政府第十三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并將按程序上報國家有關部委。
一名了解地方自貿區申報的消息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至少在兩個月前,相關部委就已經在討論了上述自貿區的方案。該消息人士稱,預計7個自貿區距離最終掛牌時間不會太長,年底前有可能掛牌。
按照上海自貿區的速度,從自貿區批準設立到最終掛牌,歷時不到3個月;第二批的四個地方自貿區,因為兩會的關系,從設立到掛牌用了4個月時間。
高虎城說,下一步,商務部將盡快會同相關省市和部門,研究完善新設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履行必要審核程序后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并未公布7個地方自貿區的具體范圍,但依然可以從此前的新聞報道中發現端倪。按照前兩批自貿區經驗看,在總體方案公布前,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調整第三批自貿區內法律法規。
高虎城介紹,遼寧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結構調整的要求,著力打造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
2015年年底,就有媒體報道稱,遼寧自貿區的方案將整合沈陽和大連。
浙江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要求,就推動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進行探索。
這也意味著,浙江方面一直提的中國(浙江舟山)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成為現實,要知道,舟山早在第二批自貿區申報時就非常有潛力。
河南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的要求,著力建設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大河網報道稱,河南自貿區申報計劃中,擬以鄭州為主,涵蓋鄭州、開封、洛陽三個片區,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湖北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中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要求,發揮其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范作用。
湖北自貿區的申報范圍或有變化,此前湖北自貿區中一直以武漢單獨申報,但之前有媒體報道稱,武漢與宜昌、襄陽自貿區一同作為湖北自貿區申報。
重慶市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四川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以及建設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的要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
陜西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陜西自貿區涵蓋了西安高新區、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以及西安國際港務區。
“目的性、重點性明確的區域”
李光輝表示,之前4個地方自貿區——上海、福建、廣東和天津——是要營造國際化、市場化和法制化的營商環境,并要和一帶一路戰略相結合,對標國際高標準的貿易規則,當然也結合了自身的特點。
“新批復的7個,則是按照不同的特點,有東北經濟轉型,也有長江經濟帶的身份,”李光輝解釋,新設立的地方自貿區,是按照不同的經濟區位和特點來選擇不同的試點,這7個自貿區,在先行先試后,可以總結不同類型的經驗和改革開放的路徑。
一名廣東自貿區的官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獲批的七家自貿區至少證明,中央認同自貿區戰略是成功的,“我覺得還是可以有點小自豪的,這是對之前四個地方自貿區實踐的總體認可,也是在前面四家的基礎上,經過評估,認為有值得復制推廣的經驗,所以才有第三批自貿區。”
不過,李光輝也指出,7個地方自貿區首先要明確自己試驗什么,怎么試驗,可以形成一個什么樣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現在總體方案基本敲定,但還要做實施方案,這個比較有難度,既要完成國家交給你的任務,又要與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緊密結合,還要結合自己的經濟發展特點。”
日前,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
高虎城稱,新設的7個自貿試驗區,將繼續依托現有經國務院批準的新區、園區,繼續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進一步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新獲批的7個地方自貿區,加上目前沿海的4個地方自貿區,將成為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總體上來說,11個地方自貿區,將根據不同的區域特點,試驗不同的探索路徑,來形成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格局。”
或年底前掛牌
事實上,這7個地方設立自貿區早有“苗頭”。
今年2月,《經濟參考報》援引業內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第三批自貿區已初步浮出水面,數量可能是5-8家,有望落子內陸地區,湖北、陜西、河南、四川、重慶等地入圍的可能性非常大。
8月初,陜西省政府第十三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并將按程序上報國家有關部委。
一名了解地方自貿區申報的消息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至少在兩個月前,相關部委就已經在討論了上述自貿區的方案。該消息人士稱,預計7個自貿區距離最終掛牌時間不會太長,年底前有可能掛牌。
按照上海自貿區的速度,從自貿區批準設立到最終掛牌,歷時不到3個月;第二批的四個地方自貿區,因為兩會的關系,從設立到掛牌用了4個月時間。
高虎城說,下一步,商務部將盡快會同相關省市和部門,研究完善新設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履行必要審核程序后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并未公布7個地方自貿區的具體范圍,但依然可以從此前的新聞報道中發現端倪。按照前兩批自貿區經驗看,在總體方案公布前,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調整第三批自貿區內法律法規。
高虎城介紹,遼寧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結構調整的要求,著力打造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
2015年年底,就有媒體報道稱,遼寧自貿區的方案將整合沈陽和大連。
浙江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要求,就推動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進行探索。
這也意味著,浙江方面一直提的中國(浙江舟山)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成為現實,要知道,舟山早在第二批自貿區申報時就非常有潛力。
河南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的要求,著力建設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大河網報道稱,河南自貿區申報計劃中,擬以鄭州為主,涵蓋鄭州、開封、洛陽三個片區,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湖北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中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要求,發揮其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范作用。
湖北自貿區的申報范圍或有變化,此前湖北自貿區中一直以武漢單獨申報,但之前有媒體報道稱,武漢與宜昌、襄陽自貿區一同作為湖北自貿區申報。
重慶市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四川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以及建設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的要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
陜西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陜西自貿區涵蓋了西安高新區、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以及西安國際港務區。
“目的性、重點性明確的區域”
李光輝表示,之前4個地方自貿區——上海、福建、廣東和天津——是要營造國際化、市場化和法制化的營商環境,并要和一帶一路戰略相結合,對標國際高標準的貿易規則,當然也結合了自身的特點。
“新批復的7個,則是按照不同的特點,有東北經濟轉型,也有長江經濟帶的身份,”李光輝解釋,新設立的地方自貿區,是按照不同的經濟區位和特點來選擇不同的試點,這7個自貿區,在先行先試后,可以總結不同類型的經驗和改革開放的路徑。
一名廣東自貿區的官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獲批的七家自貿區至少證明,中央認同自貿區戰略是成功的,“我覺得還是可以有點小自豪的,這是對之前四個地方自貿區實踐的總體認可,也是在前面四家的基礎上,經過評估,認為有值得復制推廣的經驗,所以才有第三批自貿區。”
不過,李光輝也指出,7個地方自貿區首先要明確自己試驗什么,怎么試驗,可以形成一個什么樣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現在總體方案基本敲定,但還要做實施方案,這個比較有難度,既要完成國家交給你的任務,又要與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緊密結合,還要結合自己的經濟發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