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工信廳率河南省超硬材料協會及重點行業調研組,赴湖南省長沙市、廣東廣州市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專題調研,重點學習當地在機械制造、新材料等領域的產業集群培育經驗。調研組先后走訪山河智能、五新隧裝、國重智聯、視源電子等企業,深入車間與研發中心,探討產業集群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及國際競爭力提升路徑。
調研組首先前往山河智能裝備產業園及車間,實地考察了企業“先導式創新”模式,并了解其自主研發的技術,在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等領域突破多項核心技術突破令人矚目。隨后,在五新隧裝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車間,調研組觀摩了國內首條隧道裝備智能生產線,了解產業在產品創新、技術革新、設備更新幾個方面的舉措和成效。產業集群技術的應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讓調研組一行倍感贊嘆。這些實踐印證了“智能化改造不是選擇題,而是必修課”的共識。緊接著,前往湖南國重智聯工程機械研究院——這座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其“1+N”協同創新模式引發深度關注。國重智聯中心打造的“先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為集群內中小企業提供材料檢測、仿真設計、知識產權等一站式服務,形成了“龍頭引領、協同攻關、成果共享”的創新生態,為河南超硬材料產業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體系提供了重要參考。最后,來到了廣州視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考察其在“顯示技術 + 智能終端”領域的集群生態構建模式,并分享了產業集群國家化經驗。作為全球液晶顯示模組龍頭企業,打造出覆蓋精密制造、場景應用的產業集群生態。這些實踐為河南超硬材料產業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構建“雙循環”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通過此次調研,湖南省、廣東省在“鏈長制統籌、數字化賦能、創新生態構建” 方面的經驗,為河南超硬材料產業突破 “倒三角”結構提供了新思路。調研組一行對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協同”的全鏈條創新生態表示高度認可,認為該模式為河南超硬材料產業突破高端制品方向提供了寶貴借鑒。這不僅是一次經驗互鑒,更開啟了豫湘粵三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協同發展的新征程。隨著“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三省將在超硬材料與工程機械、半導體與軌道交通等領域探索跨界融合,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