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有利于創立區域品牌。一提到家電,人們就想到順德;一提到打火機,人們就想到溫州;一提到領帶,人們就想到嵊州;一提到襪子,人們就想到諸暨大唐;一提到紡織,人們就會想到浙江紹興;一提到五金,人們就想到永康。通過這些典型案例,我們可以很清醒地看到地方經濟發展中,企業利用地方產業集群效應,通過政府指導,在行業內做大的過程中,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性的成功模式。
1、深度分工高效合作
在產業集群內,企業的經營模式一般都是“核心能力加外包”。即每個企業都將全部資金、全部精力集中做好自己最有優勢的那一點,把這一點做成全國最便宜、最好,甚至全球最便宜、最好。這一點就是本企業的核心能力。其他工作,包括其他零部件的生產、產品設計、銷售等相關業務,都外包給別的專業公司完成。這樣,每個產品都是眾多企業核心能力的匯總。
多年的發展,已使得中山的五金配套企業相當完善,小到一個鏍絲釘,在中山北部都能找,漢信模具快速成型為企業的產品快速轉型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全球最大的史丹利五金工具企業坐落在中山北部區域,為五金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據有關人士介紹,一把很常見的鎖有40多個零部件,有123道工序,這些在中山的北部,都能就地完成,此外中山還有360多家包裝印刷企業,這也是產品得以順利出廠的重要組成部分,集群內部產業配套完善。
2、快速交易節省成本
在產業集群內,企業面對的是就近的、眾多的原材料供應商、設備供應商,因而能貨比三家,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要求,更快的速度購買各種投入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機器設備、各種服務,以及各種人力資源。
3、專業市場利于產銷
其一,因為有了在國內外影響較大的專業市場,有利于企業的產品銷售。
其二,因為有了眾多的專業市場,企業采購原料、輔料都比較方便,且價格很低。
其三,這些專業市場既是產品集散地,又是信息集散地。人們在把國內外同類產品集中到這里的同時,將國內外的相關信息也集中到了這里。有了這些信息,集群內的企業可以及時地改進花色品種,迅速地調整產品結構。企業可以不斷降低成本提供了外部動力和壓力。
4、良性競爭和諧共處
在產業集群內,同種產品不是由一家企業生產,而是由眾多的企業生產,這些企業相互之間自然就會形成競爭。這種競爭都是面對面的,許多同類企業甚至是門對門,戶對戶。
5、招商引資結構調整
在研究了全國許多地方的產業發展模式后,羅百輝指出,產業集群是最好的投資環境。產業集群本身就代表著市場和商機。產業集群是一種很好的項目孵化器和企業孵化器。一些有眼光的人能不斷地在這里找到投資的空白地帶。正是對這些空白地帶的投資,使集群的產業配套體系和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產業鏈條不斷延長。
此外,在產業集群內創辦企業,不僅進入成本低,退出成本也低。由于同類企業有數百家或數千家,個別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或者因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出賣,包括出賣部分資產,很容易就能找到買者,因為有許多優質企業急需要擴張,兼并和收購本地企業正是他們低成本擴張的最佳方式。不僅有利于吸引外部直接投資,同時也有利于集群內部的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