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大省山東欲做新材料產業大省。“未來3年,我省每年將投入5億余元用于扶持新材料產業發展,使新材料產業成為全省競爭能力強、強勢企業多、發展后勁大的主要高新技術產業。”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技術裝備處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根據記者獨家獲悉的關于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我省3年內新材料產業產值要超過100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20%以上。到2011 年,我省新材料產業領域培育中國馳名商標10個,中國名牌產品20個;培育10家國家級和3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依托高分子材料、特種纖維等新材料領域建設6家行業技術中心。重點打造11個新材料產業
據了解,我省將在新材料產業的11個方面著力發展。在高技術陶瓷方面,以山東硅苑新材料、中材高新材料等企業為技術依托和生產載體,擴大與國家電網、太陽紙業等省內外企業的產品合作。2011年形成各種陶瓷材料220萬噸/年、陶瓷制品100萬件(套)/年的能力。以煙臺氨綸集團等企業為研發和生產基地,積極與省內外紡織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加強下游產品的開發和產品合作;建成年產6000噸差別化、功能化氨綸生產線。以山東東岳集團為生產載體和基地,重點研究解決膜表面涂層制備及涂覆技術、含氟熔融樹脂膜材料加工等關鍵技術,積極同奔馳汽車燃料電池合作公司、藍星公司等新能源電池、化工、電子企業進行產品和技術合作,實現國產全氟離子膜產業化。
以新型墻體材料、建筑衛生陶瓷、建筑節能玻璃、環保型涂料等4類新材料為重點發展建筑新材料。以泰山玻纖集團、金晶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為依托,同美國polyone公司、中才高新風電公司、西門子公司等合作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滿足風電、石油開采、船舶等復合材料產業發展的需要。以山東愛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為技術依托和生產載體,形成年產5000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和1000噸復合材料的生產能力。
以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依托,建設“如意紡”新型紡紗技術及配套技術示范線,開發新產品300個;建設“紡織新材料技術與裝備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率先在省內進行“‘如意紡’新型紡紗技術”的推廣和產業化,積極推進紡織產業升級。依托萊蕪鋼鐵集團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和山東省粉末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把我省建成全國鋼鐵粉末研發生產基地,滿足汽車、電機、機械制造等產業對高性能鋼鐵粉末冶金產品的需求。
未來3年超15億扶持新材料產業
據透露,為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我省不但將設立扶持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還將支持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和重大產業項目研發,支持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和技術改造,每年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資金將超過5億元。
山東省經信委技術裝備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0年開始到2012年,我省每年將通過省財政安排3億元,加大對新材料產業重點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對新材料領域開發的核心技術取得專利,成果實現產業化,市場前景好并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項目進行重點支持。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支持新材料產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的創新能力建設,對研發能力強、成果儲備多,在關鍵性和前瞻性技術和產品研發上成效顯著的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按照300萬-500萬元給予獎勵。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支持新材料產業重大技術和產品的研制,對列入國家和省新材料產業重大和重點技術創新專項項目給予50萬-100萬元的獎勵。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于支持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于新材料產業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的貸款貼息,對上下游產品帶動作用強,能夠實現鏈式發展的技術改造項目給予銀行基準利率的貼息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對新材料生產企業授信額度,積極為符合條件的新材料生產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對新材料產業實行優惠貸款利率政策,原則上不得上浮利率。對新材料生產企業在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過程中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可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的150%攤銷。對相關企業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