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推動下,河南省與哈密市創新建立了“政府+商(協)會+企業”的三方聯動機制,共同搭建的豫哈零碳科技產業援疆平臺取得顯著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該平臺已為哈密引入投資近百億元(99.8億元),其中金剛石產業跨省協同項目是代表性成果之一。
人造金剛石產業的育晶環節耗電量巨大。在傳統模式下,高能耗常制約著產業規模擴張和成本控制。豫哈合作創新性地采用了“哈密育晶+河南深加工”的協同模式。
在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部新興產業園,入駐豫哈零碳產業園的河南援疆企業——哈密云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線已進入調試階段。該公司依托哈密的電價優勢和區位條件,開發出四大類28款石墨烯產品。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烏魯木齊、喀什、伊犁等地已有大量訂單,項目全面投產后,年產值預計達10億元,可帶動200人就業。
依托河南在金剛石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優勢,在鄭州航空港區建設了金剛石刀具研發中心等科研平臺,河南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針對金剛石材料的深加工技術和創新應用展開研究。他們將哈密生產出的金剛石晶體進一步加工成高附加值產品,如高端金剛石刀具、半導體芯片基板等,形成了從原料生產到高端產品研發制造的“西產東研”產業閉環。
為深度融合河南的技術優勢和哈密低廉的工業用電成本,豫哈零碳科技產業援疆平臺引進了河南省新材料投資集團、國機金剛石(河南)有限公司、許昌清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這些企業將前端高耗能的育晶環節放在哈密以降低成本,將后端技術研發、產品深加工和市場應用環節放在河南,旨在形成兩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業協同發展格局。
哈密布局的45億元育晶基地,是金剛石產業跨省協同發展的成功實踐。它不僅優化了產業資源配置,推動了產業升級,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目前,豫哈合作已從能源領域拓展到文旅、農業等多個方面。隨著更多“零碳”項目的落地,哈密不僅成為新疆能源轉型的示范區,也構建起東西部協同發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