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江蘇友和工具有限公司邀請,3月31日——4月2日丹陽市超硬材料工具商會公平貿易預警工作站、秘書處負責人隨名譽副會長柴遼江對其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投資項目進行實地考察。
江蘇友和工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經過三十多年的奮力打拼,目前已成為超硬材料行業重量級企業,尤其是進入十四五期間公司對外貿易、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去年公司完成銷售1.6億元,自營出口超過0.2億美元,處于全行業領先位次。縱觀江蘇友和這些年的發展歷程它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在拼搏中提升,在應對中壯大。為什么這樣講是因為江蘇友和從2005年開始就被美國列入為“雙反”調查企業,受到長期打壓,先后經歷了8年抗爭直至今年美國新一輪貿易戰再起,分析這十多年公司為應對美方打壓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是驚人也是巨大的,多年來它們堅持做到屢反屢戰,從不放棄,這一精神充分彰顯了江蘇友和在同行業中的責任和擔當。2018年為了有效應對來自于國際國內諸多挑戰,江蘇友和毅然決然選擇在柬埔寨西港投資設廠,重在開辟通道,跨境出海,做優做強?,F將考察情況綜合匯總如下:
——柬埔寨經濟及社會的飛速發展為江蘇友和境外布點創造了條件。當我們一行走出金邊國際機場時,強烈感受到今天的柬埔寨不同于過去,撲面而來的是強烈的發展氛圍和發展態勢,它尤如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蒸蒸日上,日新月異。對此柴遼江董事長坦言,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間是柬埔寨經濟和社會變革最快的時期,它的發展和進步是洪森政權遵循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經驗探索出的一條適應本國經濟發展路子,從而推動柬埔寨經濟實現騰飛。當初我們之所以選擇柬埔寨西港投資建廠,一方面考慮到柬埔寨是近幾年東南亞地區包括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在內的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與我國雙邊合作、經貿交往保持穩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高效應對來自美國對金剛石行業的長期打壓,不以逸待勞,坐以待斃,并為持續開拓中東、南美以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所布局的一個境外窗口、貿易平臺,以此帶動企業對外貿易實現提升。
——全球資本加速轉移已成為推動柬埔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不可否認,這幾年特別是新冠疫情后國際資本特別是中國制造流向柬埔寨正在提速,從金邊機場到西哈努克港不到3小時的行程中,高速公路兩側眾多開工開業建設項目林瑯滿目比比皆是,最為搶眼的是這些落地項目大都來自中國,其產業結構主要包括紡織服裝、汽摩配件、五金工具等傳統產業,目前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從產業分布及投資規???,目前產業層次都在不斷提升和擴大,有的正在向高端制造、高技術產業園以及商貿流通領域邁進,成為了新一輪柬埔寨經濟發展的增長板。
——江蘇友和選擇柬埔寨西港投資是推動企業跨境出海,搶占高點的正確選擇。事實上,西港產業園是柬埔寨改革開放的窗口和縮影,經過長期打造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正如前首相洪森所言,“我一直把西哈努克港當成自己的親兒子看待”,政府給予了極大優惠和政策支持。當我們一踏進園區時,迅速被一片生機盎然的發展態勢所感染,眼前一排排廠房拔地而起,尤其是寬廣的大道,一流的設施配套,包括港口物流,通關便利,物流配送等要素資源一應俱全,這種優越的投資環境必然吸引更多外來資本投資興業。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江蘇友和工具從18年開始就進園租廠,通過8年多時間的精心打造,高效運作,目前項目已由過去的整體租賃到去年的全資收購,各項投入超過千萬元以上,相繼完成了設備調試、廠房出新、營銷團隊組建及產業工人培訓等許多工作,目前有能力承接來之于全球的更多業務和訂單,對于這個項目的全面啟動,柴遼江會長的總體思路是:“前三年打基礎,后三年上臺階”做優做實,扎實推進,力爭把這個平臺做成助力友和跨境出海、搶占高點、開拓市場的示范性項目,助力公司提檔升級,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