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隨著《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及《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政策的落地,部分光伏項目出現“搶裝潮”,帶動光伏產業鏈價格從終端向上傳導,組件、電池片、硅片三個環節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恢復。
作為光伏產業鏈的核心環節,硅料價格維持穩定,在行業自律行動持續推進以及下游需求穩定向好的背景下,硅料價格何時復蘇、企業業績能否在年內迎來改善等問題,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以下簡稱“硅業分會”)3月2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本周(3月20日至26日)多晶硅價格維持穩定。其中,N型復投料成交價格區間為3.9萬元/噸至4.6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17萬元/噸;P型多晶硅成交價格區間為3.2萬元/噸至3.6萬元/噸,成交均價為3.4萬元/噸。
分析人士認為,本輪光伏產業鏈多環節價格普漲尚未顯著傳導至硅料環節,核心在于硅料庫存較大。
“當前,硅料庫存較大,全行業庫存約40萬噸(含硅料、硅片及貿易商)。”山東隆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光伏產業鏈分析師方文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硅料廠的簽訂價格與下游的接受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現象,因此,硅料價格短期仍以維穩為主。
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分析師劉一君表示,硅料環節目前的庫存壓力相對偏高,市場整體無明顯變動,這給廠商挺價帶來了一定壓力。
硅業分會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所有在產多晶硅企業基本處于降負荷運行狀態,本月無企業新增檢修計劃;從3月份供需雙方排產推測,預計行業庫存繼續呈現下降趨勢。
展望未來,硅料供需關系有望在年內迎來改善。根據國內多晶硅企業排產計劃,2025年全年,多晶硅總產量預計約166萬噸,全年需求約170萬噸,整體產出和需求基本匹配。
從價格趨勢來看,硅料價格在今年第二季度迎來利好預期。東海證券發布研報稱,預計4月份硅料的整體需求將有所上升,并維持小幅去庫存態勢。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1月份、2月份歷來為硅料行業傳統淡季,終端裝機需求季節性走弱,疊加前期產業鏈各環節仍有一定庫存有待消化,導致短期內市場成交活躍度受到抑制,硅料價格尚未完全反映供給收縮的影響,隨著第二季度起國內外光伏項目建設節奏回暖,產業鏈有望進入“從去庫加速到價格修復”的正向傳導周期,多晶硅價格有望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預計硅料的后市價格將以持穩或小幅上漲為主。硅片庫存有望持續消化,后期價格預計還有一定上漲空間。總體來看,光伏終端‘搶裝’帶來的需求增量較為明顯,產業鏈出貨有望持續改善,價格的結構性上漲或將持續。”劉一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