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管制穩準狠!12月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這一舉措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給美國帶來了多方面的嚴重影響,可謂是真正打疼了美國。
中國出口管制穩準狠,沖擊美軍武器數萬零部件生產,真正打疼美國
首先,美軍的武器生產計劃或受阻,供應鏈面臨危機
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Govini)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的出口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產,涉及1000多個武器系統、超2萬個零部件。美國超1000種使用鎵、鍺、銻的武器系統中,87%的供應鏈依賴于中國供應商。在受影響的武器部件中,6335個需要銻,11351個需要鎵,12777個需要鍺。海軍受影響最為嚴重,其“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等501個武器系統依賴于至少一種關鍵礦物。這意味著多種美國關鍵武器的生產將面臨停滯或減緩的風險,嚴重影響了美國的軍事裝備供應能力。
其次,解決問題的時間成本巨大,重建供應鏈困難重重
美國若想解決這一問題,重建供應鏈所需的時間成本將極為高昂。這些關鍵礦物在全球市場上并非隨處可得,中國一直是美國鎵和鍺等關鍵礦物的主要來源國,自1987年以來,美國就沒有再開采過用于半導體的鎵。即使美國現在開始尋找新的供應商或重啟國內開采,從勘探、開采到加工,再到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在這期間,美國武器生產的進度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拖延,其軍事現代化進程也會因此而遲滯。
中國出口管制穩準狠,沖擊美軍武器數萬零部件生產,真正打疼美國
第三、美國的軍費使用效率下降,財政壓力增大
隨著供應鏈的重建,武器生產成本必然會進一步上漲。一方面,新的供應商可能無法提供與中國供應商相同的價格和質量,另一方面,建立新的供應鏈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等。這將導致美國軍費使用效率的進一步下降,在當前美國軍費預算已經面臨壓力的情況下,無疑是雪上加霜。過幾年就算重建了供應鏈,美國也將面臨武器生產成本上升和軍費更加緊張的困境,可能導致其在軍事投入上捉襟見肘,影響軍隊的整體建設和發展。
第四,戰斗力更新計劃遲滯,地緣政治風險上升
美國與中國進行的軍事科技競爭,特別是武器裝備采購計劃,恐怕會因中國的出口管制而被嚴重破壞。其戰斗力更新計劃的遲滯,將使其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中的軍事優勢受到削弱。在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美國軍事力量的相對下降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地緣政治風險,其在全球的軍事部署和戰略威懾能力也會受到影響,一些地區的盟友可能會對美國的安全承諾產生疑慮,而潛在的競爭對手則可能會趁機擴大自身影響力,這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構成了嚴重挑戰。
中國出口管制穩準狠,沖擊美軍武器數萬零部件生產,真正打疼美國
美國要想擺脫當前的困境并非完全沒有可能,但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正如美國知名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所說,中方的迅速反擊對美國關鍵產業造成了“外科手術式打擊”,若美國繼續升級貿易爭端,中方的報復行動可能也會隨之擴大,因為“中國手里還有很多‘王牌’”。而對于中國來說,這一舉措不僅是對美國長期以來技術控制行徑的有力回擊,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美國的軍事部署,為中國在軍事科技競爭和地緣政治博弈中贏得了一定的戰略主動,對中國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