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縣金剛石產業園。張子斌 攝
培育鉆石,柘城縣被稱為“中國鉆石之都”。柘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睢縣中喬(河南)制鞋產業園,工人正在智能化裁切生產線上趕制鞋幫訂單產品。徐澤源 攝
從一家公司單打獨斗到百家企業集聚發展,從一個個工廠到一個個產業園區……近年來,商丘市錨定“兩個確保”,持續實施“十大戰略”,堅持項目為王,通過一個個重大項目穿珠成鏈、聚鏈成群,工業經濟穩步提升,歷經滄桑巨變、破繭成蝶,翻開了建設現代化商丘的嶄新篇章。
產業長“肌肉”,“鏈”式發展加速
仲冬時節,走進柘城縣,一家家超硬材料生產企業映入眼簾。在惠豐鉆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豐鉆石”)的車間里,自動化的生產線高效運行,確保了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每一粒金剛石微粉都經過嚴格的篩選和檢測,確保符合高品質的標準。
“微粉是金剛石下面的一個分支產品。金剛石作為一種超硬材料,廣泛運用在精密制造、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領域,加工打磨各種高難度材料都離不開它,被形象地比喻為‘工業牙齒’。”惠豐鉆石副總經理鮑思瑋告訴記者。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從家庭作坊起步,柘城縣遍地都是金剛石微粉企業。圍繞“做精微粉、做強單晶、做大制品、做亮鉆石”這一思路,當地政府著力抓招商促集聚,育龍頭上規模,引導超硬材料產業一步步發展壯大。如今,全縣擁有超硬材料生產企業100余家,其中主板上市企業2家,金剛石微粉的年產量占全國的90%,年產金剛石單晶60億克拉、金剛石微粉150億克拉、培育鉆石1000萬克拉,初步形成了裝備制造、原輔材料、工業級金剛石、鉆石首飾等完整的產業鏈條。
在睢縣,鴻星爾克(商丘)實業有限公司、河南特步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睢縣足力健鞋業有限公司等鞋企遍地開花。該縣圍繞“一雙鞋”做文章,無中生有,積極承接產業鏈轉移,已成為江北最大的休閑運動鞋生產基地,榮獲“中國制鞋產業基地”稱號。
紡織服裝制鞋產業是商丘市傳統優勢產業之一,已形成集原料、化纖維、棉紡織、染整、服裝、制鞋一條龍的產業鏈,年產各類服裝6億件、鞋3.5億雙、絨布3260萬米、高中檔牛仔面料1000萬米、紗布500萬米。
此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商丘迅速拉出一條從材料生產到整車制造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河南福田智藍新能源汽車獲工信部整車生產資質認證,并建成年產能達12萬輛生產線,同時形成電池箔、涂炭箔、增程發動機到充電樁、鋰電池、零部件等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鏈”式發展的模式,帶動了商丘產業轉型升級,也實現了商丘“一縣一特色主導產業”鮮明格局,形成了穿珠成鏈、聚鏈成群的發展新態勢。比如,超硬材料產業鏈,德瑞壓機、佐能精工、業達峰首飾等項目建成投產,向上拓展了裝備制造,向下延伸到首飾加工、金剛石工具,使金剛石產業更具優勢。制冷產業鏈,建成雪人制冷、阿斯貝拉壓縮機等項目,保溫材料引進航天集團氣凝膠,補齊了產業鏈關鍵一環。
為著力培育重點產業鏈,加快構建“3+4+N”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商丘市還出臺了《商丘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重點產業鏈工作推進方案(2023—2025年)》《商丘市加快新興產業重點培育行動方案(2023—2025年)》,形成了“推進方案+行動方案”的制度體系,并建立了“鏈長+專班”的工作推進機制,確定產業鏈群培育方向。
產業園區集聚,激活發展新動力
產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是集聚科技創新資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深化改革創新、提升城市風貌的試驗田、先導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引領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
單打獨斗已經不適合企業在新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的需要,為加快布局分散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實現“小分散”轉向“大整合”,早在十幾年前,商丘市就統籌規劃產業開發區空間分布、產業定位,高標準開展開發區整合、改制工作。如今,商丘市已經建成“一區多園”和一縣有2至3個主導產業,形成產業錯位互補、優勢疊加的產業發展格局。
“過去,商丘各產業園區引進項目‘撿到籃子里就是菜’;如今,全市‘一盤棋’布局,產業園區聚焦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提著籃子選好菜’。”商丘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商丘市堅持把發展制造業作為立市之本,以全市11個開發區為依托,做強產業鏈條,大力發展“一主一副”產業鏈,推動主導產業集群成鏈、聚鏈成勢,形成了食品、裝備制造、紡織服裝制鞋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超硬材料、制冷、工量具等11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園區是企業的“娘家人”,企業從出生到成長,園區都給予精心呵護。
2021年6月,中喬(河南)體育有限公司進駐睢縣,從簽約到生產,用時70天;5個月后,年產700萬件鞋服的鴻星爾克(商丘)實業有限公司落戶睢縣,從簽約到第一雙成品鞋下線只用了45天……
“無論是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還是回歸創業企業,只要來到睢縣高新區,一律是企業負責生產,服務政府包辦。”睢縣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說,睢縣高新區秉承“無事不擾,有事解決;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理念,建立優化營商環境正負面清單,還持續開展“萬人助萬企”等活動,圍繞制鞋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循環,攻難點、通堵點、除痛點,讓企業切實感受到“投資到睢縣、一切都好辦”。
能否留住“金鳳凰”,關鍵取決于后期服務的質量。商丘市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聚焦企業反映突出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多措并舉補短板、抓整改、促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同時,通過“萬人助萬企”“企業服務日”等創新舉措和務實服務,發揮科技創新、人才引育、產業基金、金融生態、上市培育、稅務服務、平臺企業和要素保障等8個助企強鏈工作專班和10個市級工作組,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經營主體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園區興則產業興,園區強則經濟強。如今,商丘各產業園區的集聚效應大幅增強,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