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鋼鐵加工行業都是“又大又笨重”?那你就錯了。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北京主題采訪活動深入北京精雕科技集團進行調研發現,其自主研發設計的精密數控機床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精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可勝任微米級精度的加工需求,可“精雕細刻”打造精品。
產品加工達到微米級
在雞蛋上精雕細刻“天壇祈年殿”“綠水青山門頭溝”等圖案或者字樣;打造“方的方圓的圓”、薄厚均勻渾然一體的玉壺;在筆尖上雕出琴弦寬度只有0.05毫米的五種樂器……在北京精雕集團展示區,一個個由精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加工出來的精品讓參觀者嘆為觀止。
成立于1994年的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是一家專注于精密數控機床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剛剛提到的精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是精密數控機床的一種。“提到機床,大家往往感覺非常陌生。但實際上,它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衣食住行使用的產品都離不開它。比如我們每天都使用的手機,生產手機零部件的模具是用機床加工的;我們廚房使用的電器多數都是用模具制造出來的,而模具零件正是由這些高精度數控機床加工而來。這些都離不開機床。”中關村精雕智造科技創新中心副總經理楊錳介紹。
加工不難,難在精度。在展示區,北京精雕集團黨委副書記徐芝蘭展示了一組凹凸件,兩個獨立的零件,輕輕一扣就融為一體,嚴絲合縫、渾然一體。“這就是我們使用精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加工出來的產品,其關鍵技術是五軸。日常大家能看到的是三維空間,從三軸變成五軸,難度是指數級的。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加工的產品精度可達到微米級。”徐芝蘭說。
產品全部來自于自主研發
高精尖技術背后是持續不斷地技術投入。從大國制造到大國智造,技術是核心因素。據介紹,自成立以來,北京精雕一貫重視基礎研發及技術創新,具備扎實的研發基礎,在機、電、軟三方面具有良好的技術攻關實力,擁有技術和產品研發人員900余人,占公司總人數超21%;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占比近30%,研發方向涵蓋工業軟件、數控系統、產品設計、制造技術、應用研究等多個領域。近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9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8%。
深耕數控機床行業近三十載,北京精雕已全面掌握了CAD/CAM軟件、數控系統、機械主機、電主軸等數控機床的核心技術和功能部件自主可控,已形成機床產品研發、精密部件研發、數控系統研發、制造技術研發、專業軟件研發的完整研發體系。上文提到的精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為北京精雕旗艦產品,其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全部由精雕自主研發和生產。
可滿足多個領域加工需求
由于可勝任微米級精度的加工需求,精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被廣泛應用至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精密模具加工、精密磨削加工、金屬零件批量加工等多個領域。經過近十年的研發迭代,精雕高速加工中心已形成3個大類、25個品種的系列產品。
北京精雕投入大量資金修建了一系列全新的數控機床工程測試用實驗室,這些全新的數控機床工程測試用實驗室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已在研發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北京精雕配備有上萬平方米的數控機床工程測試實驗室,包括機床性能測試實驗室、步入式溫濕度室等多個測試實驗室,并配置了低溫調溫調濕試驗箱、磁滯測功機、主軸動態分析儀等相關實驗用測試儀器和設備。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超9400萬元,使北京精雕的研發實驗能力上了新的臺階。
除此之外,北京精雕還做了大量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工作來提升機床本身的制造效率和品質,建設了高端數控機床零部件生產智能化車間,實現了從設計、制造到倉儲物流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和自動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