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德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22年,在面對國際俄烏戰爭、全球經濟波動和市場競爭壓力等新狀況的變化下,公司積極應對宏觀經濟環境不良狀況,采取各項有力措施保障公司生產經營的穩定。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1,431.6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1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282.1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3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644.93萬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18%。報告期內,公司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立足主營業務,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
1、持續夯實超硬刀具業務
一方面,超硬刀具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優勢,重點推出新產品滾珠絲杠PCBN旋銑刀片和球籠PCBN銑刀并實現量產;加大新能源汽車、風電、太陽能及核電等下游應用領域擴展并實現較大突 破;整合國內超硬刀具銷售體系取得初步成效,歐洲子公司完成籌建并開始運營;另一方面,完成鑫金泉重組,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實現公司細分行業的布局,同時雙方在供應鏈管理、渠道開拓、客戶拓展、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協同整合,整合工作進展順利,協同效應逐步體現。
延伸超硬刀具上游產業鏈取得初步成果,助力超硬刀具生產成本不斷下降,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一是中粒度和粗粒度的PCD復合片研發成功并實現規?;a,為部分超硬刀具提供自制PCD復合片,二是隨著硬質合金數控刀片項目的落地實施,開始為部分超硬刀具提供硬質合金基體。
2、硬質合金刀具實現突破
硬質合金數控刀片方面,通過引進等方式搭建起完整的研發、生產、銷售核心團隊,擁有從設計、原料、模具、壓制、燒結、磨削、涂層、應用技術等完整的工藝裝備生產線,報告期內,完成 1000萬片的產能建設,開發模具200余套,實現營業收入1,007.66萬元。
整體硬質合金刀具方面,一方面,針對航空航天領域研發出一系列的高效精密切削刀具,包括用于復合材料加工的金剛石涂層菠蘿銑刀、金剛石涂層玉米銑刀和金剛石涂層鉆锪一體刀等,和用于金屬材料加工的平頭銑刀、圓鼻銑刀、球頭銑刀、錐度球頭銑刀和鉸刀等,已在航空主機廠及其外協廠、研究所等客戶應用;針對汽車行業非標整硬刀具,開發了深孔鉆、多階梯復合鉸刀、階梯鉆頭等,已在國內國外主要汽車品牌零部件上得到批量使用。另一方面,借助鑫金泉整體硬質合金刀具,拓展到3C行業等精密加工領域。
引進外籍專家并組建硬質合金棒材研發團隊,重點研發螺旋孔棒材、直孔棒材,目前無孔棒材生產線已經拉通,已在部分客戶進行小批量測試。
3、培育鉆石及CVD金剛石功能材料業務初具規模
公司已經掌握CVD法三大制備工藝,報告期內重點對MPCVD法制備工藝進行研發投入。一是完成了MPCVD單晶金剛石生長車間的建設并投入運行,二是CVD單晶鉆石具備了量產的條件,白鉆和彩鉆產品的生長工藝趨于穩定;三是高保真鉆石聲學振膜、單晶金剛石熱沉等新產品的研發進展順利。
(二)貫徹產品領先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長期競爭優勢
公司長期重視研發投入,緊跟客戶快速迭代的步伐,確保產品工藝、制造能力保持同業領先水平。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3,294.07萬元,同比增長16.78%,公司共擁有研發人員150人,約占員工總數的13.32%。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申請專利519項,獲得授權專利300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2項。公司入選北京市2022年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子公司嘉興沃爾德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為嘉興市企業研究院,子公司鑫金泉“超硬數控刀具設計制造及其硬態切削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項目榮獲2022年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超硬數控刀具設計制造及其硬態切削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項目榮獲“2022年廣東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堅持走產學研共建之路,與上海交通大學針對航空航天刀具設計與切削性能評價研究項目進行合作,與南方科技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單位申報的深圳市技術攻關重點項目(重2021N014梯度復合材料超硬涂層刀具高性能制造關鍵技術研發)、深圳市協同創新科技計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GJHZ20210630223109001超快激光成形金剛石切片刀關鍵技術研發)獲批。獨立或者合作發表SCI論文5篇,其中TOP期刊論文4篇。
(三)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外延式發展取得突破;完成配套融資,為公司發展提供充裕資金公司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了鑫金泉,2022年8月辦理完成工商過戶手續,并完成張蘇來等交易對手方的股份發行工作,交易完成后,鑫金泉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實現了公司外延式發展,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方式發行數量為14,163,757股,募集資金總額為486,949,965.66元,2022年11月辦理完成特定對象的股份發行工作及預先投入募投項目自籌資金的置換工作,為公司下一步發展奠定優秀的資金基礎,發行完成后,公司總資產、凈資產實力均相應提升。
(四)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重視股東回報,積極維護投資者關系
公司持續重視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并重視以合理的現金分紅比例回報公司的股東。同時,公司積極開展投資者交流活動,持續加強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了信息披露透明度。
二、報告期內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經營模式、行業情況及研發情況說明
(一)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服務情況
1、主要業務
公司刀具業務定位于全球高端刀具市場,是國內領先的刀具綜合解決方案商,為客戶提供涵蓋超硬、硬質合金、金屬陶瓷材料的刀具產品;培育鉆石及CVD金剛石功能材料業務定位于全球高端新材料市場,是國內少數能夠掌握CVD法三大制備工藝的公司之一,主要產品包括CVD單晶金剛石、光學窗口、金剛石熱沉材料、金剛石聲學器件、金剛石工具材料及金剛石膜涂層制品等。
2、主要產品及服務情況
(1)超硬刀具
(2)硬質合金刀具及棒材
(3)培育鉆石及金剛石功能材料
(二)主要經營模式
1、采購模式
公司嚴格執行質量管理標準開展采購活動,經過多年的定制開發和改進,公司已與合格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設立采購部,以生產計劃為依據,按需求與供應商簽分項采購合同,并組織采購。同時采購部負責供應商篩選、認證、質量審核、跟蹤與控制。公司對采購的物資分為重要物資和一般物資,每一物資通常選擇多個供應商進行比價,依據比價結果選擇最經濟的采購計劃。公司與部分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簽訂年度框架協議,確定采購價格范圍,后續采購訂單依據實際市場情況做出價格調整。
2、生產模式
生產部門根據客戶訂單和銷售預測制定生產計劃并組織生產。為縮短供貨周期、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通常會針對部分產品生產均需使用到的自制半成品,提前根據市場供給和客戶需求情況制定合理的生產預測和生產備貨計劃,并按照計劃保證一定數量的自制半成品庫存。
在具體生產計劃實施過程中,公司生產部門嚴格根據生產工藝流程操作,對每個生產環節進行質量和工藝的控制。質量管理部則通過對材料入廠檢驗、產品制程檢驗、成品和半成品入庫檢驗等各個環節的質量檢驗工作,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水平。
3、銷售及服務模式
公司采用直銷和經銷相結合的模式來實現公司產品及服務的銷售。
(1)直銷模式
公司直銷模式下主要包含傳統的直銷模式和OEM/ODM銷售模式。傳統直銷模式的特點是以產品的最終使用者為客戶。OEM/ODM模式指公司一般作為OEM/ODM廠商銷售加工產品給客戶,再由客戶以其自有品牌銷售給其終端用戶。
(2)經銷模式
通過經銷模式,能夠利用經銷商的銷售渠道迅速擴大公司產品的銷售市場、提高產品的認知度。同時,經銷商往往具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區域優勢,能夠有效開拓潛在的客戶需求。公司與實力較強的經銷商建立了較為穩固的合作關系,經銷商通過其自身渠道銷售給終端客戶。
4、研發模式
公司設立專門的研發部門和完善的研發機制,充分調動業務各環節上內外部各要素,形成了一整套貼近市場的技術和產品創新機制,以持續自主創新推動公司技術和產品的不斷發展進步。
公司從產品設計開發至試制投產運行擁有一套完整標準的流程體系?;境绦蛞话惆ㄒ韵滤膫€階段:(1)決策階段:技術中心聯合多部門通過對市場需求、技術發展、生產能力、經濟效益等進行可行性分析和評審,確定開發項目與目標,經總經理批準后列入公司產品開發計劃的工作階段。(2)設計階段:通過產品結構、材料、目標的分析選擇,設計工藝流程,測算技術指標,繪制產品圖紙,編寫技術文件。(3)試制與測試階段:按照相關工藝圖紙小規模生產新品,通過指標檢驗和用戶試用,驗證產品設計正確性、可靠性,并完成產品研發確認和用戶驗收。(4)定型投產和持續改進階段:生產部門進行進入投產的準備,同時公司按客戶及內部反饋的質量信息對產品及時進行改進。
(三)所處行業情況
1.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
(1)所處行業
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所處行業屬于“C35專用設備制造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7),公司主要產品按照應用領域的不同,屬于“C35專用設備制造—C3529其他非金屬加工專用設備制造”、“C34通用設備制造—C3421金屬切削機床制造”及“C3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行業。
(2)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
1)刀具行業
刀具行業是機械制造行業和重大技術領域的基礎行業。切削加工約占整個機械加工工作量的90%,刀具技術在汽車行業、模具行業、通用機械、工程機械、能源裝備、軌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現代機械制造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按照刀具材料不同,目前工業切削刀具可以主要分為高速鋼、硬質合金、陶瓷以及超硬材料四類產品。一方面,隨著高端制造、精密制造和新材料行業持續穩步發展,傳統刀具在加工速度、加工精度、加工質量、加工效率等不能滿足生產制造的要求,超硬刀具在微細加工、高速和超高速加工、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等方面優勢突出;另一方面,隨著超硬刀具生產、加工技術的進步,其生產成本、制造成本將逐步降低,相比傳統刀具的成本優勢將逐漸突顯,超硬刀具將成為性能更佳、效率更高、綜合成本更低的選擇。
以山特維克集團、肯納金屬集團、伊斯卡集團等國際領先的刀具企業,在刀具材料方面涉及高速鋼、硬質合金、陶瓷及超硬材料等新興材料,引領全球切削刀具行業的發展,并憑借其豐富的產品種類、對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較高的研發實力為用戶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切削加工整體解決方案,在高端定制化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我國刀具企業數量眾多,競爭實力差距較大,大部分以生產傳統刀具為主,刀具產品品種較為單一,主要通過差異化的產品策略和價格優勢,贏得了較多的中低端市場份額。
2)超硬材料行業
我國基本主導著全球超硬材料市場,人造金剛石銷量占全球市場的90%以上,立方氮化硼占全球市場的70%以上。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產品質量從整體上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占據的市場份額大部分為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依然被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占據,產品單價和附加值較高,該市場的高端依然由英國的元素六公司、美國的合銳公司、韓國的日進公司所主導。在高速、高效、高精度和綠色加工成為主流趨勢的情況下,產品品級和附加值不斷提升,產品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預計未來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人造金剛石行業是超硬材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國家政策支持和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該項目屬于國家重點發展新材料中的“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19年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把“功能性人造金剛石材料生產裝備技術開發”列入鼓勵類,對促進我國人造金剛石行業發展提供給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環境。
2.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情況
(1)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刀具綜合解決方案商
公司具備提供切削加工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能夠實現非標定制刀具和標準刀具的一體化供應,能夠為客戶研發設計定制化刀具5.5萬余種。在使用范圍、加工精度、工件加工數量、加工進給量、使用壽命等關鍵指標上表現優異,產品質量與性能可媲美歐美、日本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同類產品。
公司刀具產品涵蓋超硬刀具、硬質合金刀具等產品,在多個細分領域擁有的產品品類齊全、性能較好、交貨周期短、在為客戶提供切削刀具整體解決方案擁有較大的先發優勢。
(2)公司超硬材料市場初現崢嶸
公司在CVD金剛石的制備及應用方面已有超過15年的研發和技術儲備,是少數能夠掌握三大CVD金剛石生長技術(熱絲CVD、直流CVD、微波CVD)的公司之一,并取得相關的技術專利和研發成果。
3.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300832)、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
(1)多重因素推動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刀具國產替代趨勢明顯。2021年我國刀具總消費額達到477億元,其中國產刀具年消費額約為339億元,進口刀具約為138億元。2016-2021年我國進口刀具占總消費的比重從37.17%下降至29%,數控刀具國產化的加速,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數控刀具的自給能力在逐步增強,進口依賴度在逐年降低,仍存在較大的國產化替代空間。數字化率提升為數控刀具帶來增量,我國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處于穩步增長態勢,新增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從2010年的29.7%提升到2021年的44.9%,將直接拉動數控刀具需求。
(2)提供切削刀具整體解決方案成為發展趨勢
一方面隨著國產數控刀具逐步突破技術瓶頸,邁向中高端化,要求生產商更加貼近終端客戶;另一方面隨著制造業持續升級,用戶對于高端定制化產品與刀具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的需求愈發旺盛。在這種背景下,為客戶切削加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是國產刀具未來發展方向,具備完備技術儲備和提前布局下游大客戶直銷渠道的公司將在長期的發展中持續領先。
(3)培育鉆石加速崛起,超硬材料行業面臨新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在全球鉆石消費市場需求穩步增長、天然鉆石市場供給日益減少的背景下,培育鉆石市場迎來快速崛起的新契機,將展現出更好的成長性。培育鉆石作為全球鉆石消費的新興選擇之一,在品質、價格、環保和科技等方面具有明顯競爭優勢。隨著培育鉆石在行業組織建立、技術規范制定、合成和鑒定技術提升、生產成本和零售價格降低、產能規模和市場份額提高等方面取得快速發展和明顯進步,培育鉆石行業進入快速崛起的發展階段。
(四)核心技術與研發進展
1.核心技術及其先進性以及報告期內的變化情況
公司擁有“超硬材料激光微納米精密加工技術”、“真空應用技術”、“超薄金剛石片及復合片精密研磨及鏡面拋光技術”、“自動化設備研制技術”、“硬質合金數控工具制造技術”、“CVD培育鉆石生長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且持續進行改進和提升。
報告期內重點對以下方面進行了改進和提升:
(1)超硬刀具方面
公司超硬刀具在淬火鋼、鑄鐵、粉末冶金和鋁合金等材質的加工方面保持技術領先,同時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擴展到風電軸承、輪轂軸承、滾珠絲杠、球籠、新能源齒輪箱、機床導軌及床面、石墨磨具、硬質合金磨具加工等細分應用領域,為客戶提供穩定高效的車削、銑削和槽加工的解決方案;聚焦新能源汽車的電機殼、減速器殼、熱泵集成閥、副車架和懸架擺臂等關鍵零部件的高效加工。
(2)硬質合金刀具方面
硬質合金數控刀片研發了硬質合金銑削刀片、切槽切斷刀片、U鉆刀片及車削刀片等產品及配套刀桿,推出鑄鐵專用銑削CT7020、淬火鋼硬銑CT3010、鋼件鑄鐵通用加工CT5025、不銹鋼、鈦合金、高溫合金銑削CT3330等牌號。
(3)超硬材料方面
10微米和30微米的PCD復合片實現量產,綜合性能達到進口產品的80%,細粒度(5微米和2微米)PCD復合片的研發工作取得突破進展。
自主研發了各類用途的MPCVD單晶金剛石生長工藝,實現了規?;a培育鉆石及工具用金剛石單晶。
2.報告期內獲得的研發成果
報告期內,公司獲得國內外專利43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7項。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擁有國內外專利300項,其中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專利230項,外觀專利28項。
3.研發投入情況表
4.在研項目情況
5.研發人員情況
6.其他說明
三、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核心競爭力分析
1、研發體系完善優勢
公司在刀具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積累和沉淀了豐富的定制化刀具設計經驗、加工工藝方案及應用數據資料,建立了具有行業針對性的刀具設計、生產制造及加工應用的數據庫,擁有超高精密與高精密超硬工具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嘉興市超高精密與高精密超硬工具重點實驗室、嘉興市企業研究院等研發平臺。
公司在CVD金剛石的制備及應用方面已有超過15年的研發和技術儲備,是少數能夠掌握三大CVD金剛石生長技術(熱絲CVD、直流CVD、微波CVD)的公司之一,包括熱絲CVD金剛石產業化技術、大尺寸CVD金剛石涂層技術、大尺寸厚膜及曲面膜生長技術、CVD培育鉆石技術,擁有河北省CVD金剛石功能材料科技創新中心、廊坊市CVD金剛石生長技術研發中心等研發平臺。
2、刀具產業鏈一體化優勢
公司刀具可應用于3C、汽車、風電、核電、工程機械、通用機械、精密模具、航空航天等領域零部件的精密和高效加工。公司延伸刀具上游產業鏈,自主研發高品質PCD復合片和棒材;依靠公司的自動化設備研制技術,公司研制了一系列的精密自動化專業設備用于刀具的加工,公司的生產成本、制造成本逐步降低,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公司形成了自超硬材料、硬質材料、加工設備、加工服務到高端刀具的產品鏈。
3、客戶資源優勢
公司自成立以來就專注于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客戶關系,并根據產品應用領域廣的特點,積極拓展下游不同行業的應用市場,公司已成功開拓并構建了全球客戶資源體系,重點覆蓋亞洲、北美及歐洲市場,公司已涵蓋全球知名零部件生產企業,其銷售回款情況良好、產品需求穩定同時,該等客戶對供應商有嚴格的產品質量及供貨能力要求,合格供應商資質的認證周期較長。經過多年的穩健經營,公司在技術研發、產品質量及后續支持服務方面均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較高的市場知名度,構建了共贏關系,建立了較高的客戶資源壁壘。
4、生產基地布局和服務優勢
為壓縮市場服務半徑、提高客戶影響能力,及時跟進客戶生產需求,加快交貨速度,公司在河北廊坊、浙江嘉興、廣東深圳、惠州相繼建立或在建生產基地,重點輻射我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發達地區,有效提升在上述地區的市場影響力,能夠進行產品推廣、售后及技術服務等全方位服務,盡可能地降低溝通成本和響應等待時間,切實落地高效及時的項目合作推進要求。
5、內部控制優勢
公司在嚴格依照《公司法》《證券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了嚴密的內控管理體系基礎上,結合行業特征及企業經營實際,對內控制度進行持續完善與細化,提高了企業決策效率,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合法合規及資產安全提供了保障,有效促進公司戰略的穩步實施。
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結構合理,內部控制制度框架符合財政部、中國證監會等五部委對于內部控制體系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的要求,能夠適應公司管理和發展的需要。公司不斷健全內控體系,內控機制運行有效,保障了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二)報告期內發生的導致公司核心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的事件、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
四、風險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風險
(二)業績大幅下滑或虧損的風險
(三)核心競爭力風險
1、新產品、新技術未能實現產業化的風險
公司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不斷開展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由于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過程中將可能遇到技術研發進度緩慢、技術及產品發展趨勢判斷失誤以及技術成果轉化不力等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導致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失敗或投入市場的新產品無法如期為公司帶來預期的收益,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人才流失風險
公司所處行業為技術密集型行業,具有較強的行業屬性和較高的行業壁壘,掌握行業核心技術,發展關鍵在人才,優秀的研發、技術人才爭奪日益激烈,若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大量流失且公司未能物色到合適的替代者,或人才隊伍建設落后于業務發展的要求,則可能限制公司競爭力,進而對公司生產經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四)經營風險
1、經營管理風險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和業務領域的擴大,對公司存在的管理機制、管理思路、戰略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雖然公司經營管理層有著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但仍需不斷調整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和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若管理層不能及時放開思路,不能及時應對市場競爭、行業發展、經營規模擴張等內外環境的變化,將極有可能阻礙公司業務和戰略的順利推進,并錯失發展良機,存在一定的經營管理風險。
2、部分生產經營場所租賃風險
報告期內,子公司鑫金泉生產經營所用建筑物皆為租賃房產,前述房產因存在歷史遺留問題未能取得土地和房屋產權證書。鑫金泉面臨所租賃生產廠房被政府部門依法責令拆除或因城市更新計劃導致其無法繼續正常使用相關廠房的風險。若鑫金泉因租賃房產瑕疵無法繼續使用上述廠房,且屆時惠州鑫金泉尚未建成或未及時租用新的房產用于產能搬遷,將影響鑫金泉相關業務的正常經營,進而對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3、市場競爭風險
國內刀具市場較為分散,企業數量眾多。近些年,國內中高端刀具行業出部分優秀企業,并陸續完成IPO登陸資本市場,同時通過不斷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其部分產品已經達到行業先進水平。伴隨我國現代制造業的持續發展,山特維克、肯納金屬等跨國大型企業將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業務開拓,也在加大對中國刀具公司的收購,表明外資看好中國制造業對中高端刀具的市場需求,隨著不斷有競爭對手在技術、資金、人才、業務領域實現突破和發展,公司在中高端刀具市場將面臨競爭進一步加劇的風險。
4、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公司刀具的主要原材料為PCD復合片、PCBN復合片、單晶鉆石和鎢鋼棒材等,且大部分系進口材料,雖然目前市場供應充足,但若受全球宏觀經濟波動、產業政策變化、供求關系變動等因素影響,導致原材料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公司刀具的生產成本會相應發生變動,將導致公司存在盈利能力降低的風險。
(五)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主要是指匯兌風險,公司的進、出口業務主要用美元、歐元、日元結算,隨著公司進、出口業務增多,人民幣匯率日趨市場化,受國內外政治、經濟、危機等環境影響,匯率波動會影響外幣結算的采購、銷售和匯兌損益,可能給公司帶來匯兌風險。
(六)行業風險
我國將先進制造業作為鼓勵項目并強調產業鏈自主可控,產業鏈的不斷完善補強、制造業數控化率的持續提升必將對我國高端刀具市場需求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刀具消費市場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但這同時也是我國刀具行業面臨的新挑戰,適應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及專業化數控加工需求帶來的巨大挑戰,不可否認國際切削刀具企業目前還占據著中國高端制造業頂端,每年國內還有百億以上的進口刀具需求,因此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自主可控高質量發展同樣也是中國刀具行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刀具企業還需要在產品結構調整、高端產品研發和服務水平提升方面狠下功夫,并加強上下游產業的協同創新。
(七)宏觀環境風險
公司主要產品為消費電子、汽車行業、模具行業、通用機械、工程機械、能源裝備、軌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行業配套,其市場需求與宏觀經濟發展周期有著較強的相關性,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調整帶來的宏觀經濟周期波動可能影響公司的部分下游行業,并將對公司的主營業務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全球經濟出現較大波動,國內宏觀經濟或消費需求增長趨勢放緩,則公司下游行業市場增長也將隨之放緩,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影響。
(八)存托憑證相關風險
(九)其他重大風險
1、商譽減值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向張蘇來等交易對方購買其合計持有的鑫金泉100%股權,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在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形成了一定的商譽。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中商譽金額為39,349.91萬元,占上市公司總資產、凈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9.08%、20.93%,占上市公司總資產、凈資產比重較高。
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譽不作攤銷處理,但需在未來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如若未來受宏觀經濟下行、鑫金泉產品和服務市場份額有所下降或者其他因素導致鑫金泉未來經營中不能較好地實現收益,那么形成的商譽將會存在減值風險。
2、并購整合風險
公司積極推動與子公司鑫金泉在企業文化、組織模式、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人力資源管理、產品研發管理、業務合作等方面的整合,但是受經濟環境、行業政策、市場競爭、自身經營可能出現不利變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下游客戶的協同效應、在業務整合的推進速度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存在整合的效果不能達到預期,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營與發展。
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公司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1,431.61萬元,同比增長27.1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282.16萬元,同比增長15.3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644.93萬元,同比增長19.18%,基本每股收益0.72元,同比增長5.88%。
六、公司關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二)公司發展戰略
1、逐步蠶食全球高端刀具市場,躋身全球高端刀具第一陣營
以研發為利刃,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持續夯實超硬刀具業務,在保持國內領先優勢的同時,更多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穩健增長;兼顧發展硬質合金刀具、金屬陶瓷刀具業務,實現快速增長;通過硬質刀具和超硬刀具的協同發展,實現非標定制刀具和標準刀具的一體化供應,為越來越多的大型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切削加工整體解決方案;開發標準化系列刀具產品,讓越來越多的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自行選購公司的標準化產品。
延伸刀具上游產業鏈,通過自研、投資、并購等方式實現刀具原材料的自給自足;提高關鍵設備的自制能力,從而實現自身特色產品的制造,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制造成本,始終保持刀具產品的競爭優勢。
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同時以德國子公司為翹板加強國際市場開拓,通過引進和培養國際一流刀具企業人才,提高公司刀具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努力實現全球化供應。
運用投資與并購等手段,拓寬下游應用行業和市場領域,提高公司刀具業務綜合競爭力。公司相關刀具業務努力實現階梯式增長,3年內年營業收入實現10億元,5年內成為國內綜合性刀具頭部企業,10年內實現與國際刀具企業全方位的抗衡。
2、培育鉆石及金剛石功能材料開辟公司增長的第二曲線
不斷提高培育鉆石的技術水平,實施全產業鏈的產品布局,包括CVD鉆石的生長、CVD鉆石的切磨加工、鉆石飾品的品牌營銷以及成品首飾鑲嵌的供應鏈合作及管控,最終達到極致產品、極致用戶體驗的目標。
持續探索金剛石功能材料在聲、光、電、熱等領域的研究和技術儲備以及其在新興領域產業化的應用,擴大商業化運營規模并取得良好的規模效益,實現在該領域的高成長性和可持續發展。
(三)經營計劃
2023年,公司管理團隊將在董事會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公司發展戰略,堅持穩中求進和創新發展,繼續提質增量,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產品結構,加快推出新產品,推進增長動能轉換,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應變能力。公司2023年經營計劃如下:
1、聚焦核心刀具業務,優化產能布局,增強競爭優勢
充分發揮全國布局、刀具全產品覆蓋的優勢,在產能規模上打造以嘉興為中心,以廊坊和深圳為兩翼的生產制造基地,加快建設惠州鑫金泉精密刀具制造中心項目,提升產品交付能力、客戶響應速度,及時把握刀具下游增長需求,填補現有產能缺口,實現刀具業務的進一步增長;持續完善刀具各業務板塊、各子公司協同機制,加速推進刀具業務的綜合競爭力;國內加強對市場開發的引領,拓展業務團隊,持續深耕重點區域、挖掘新興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海外市場以德國子公司為翹板加快全球市場營銷布局,推動海外業務的快速發展。此外,公司亦會積極關注產業鏈上游的合作機會,加深公司對產品供應鏈的把控能力。
2、加強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和儲備,提升核心競爭力
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圍繞公司發展戰略進行相關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應用領域的技術開發,重點開發硬質合金數控刀片模具400套,涵蓋通用銑削、U鉆、槽刀、不銹鋼車刀;培育鉆石項目實行差異化競爭模式,避開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白鉆產品,重點發展彩色鉆石業務及金剛石功能材料應用業務;持續優化公司產品組合和提升技術水平,以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3、進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生產質效
公司繼續深入推進數字化管理,通過完善ERP、OA等線上辦公平臺和生產配套體系數字化建設,進一步優化從市場、產品、計劃、制造、過程檢驗、服務的業務流程數字鏈,實現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的高度融合,提高生產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提升制造管理水平,降低制造成本。
4、加強人才梯隊建設,促進公司良性發展
公司將持續推進人才隊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戰略,積極培養和引進行業人才,暢通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夯實技術、質量、管理等各條業務線的人才梯隊;持續優化完善激勵機制,特別是對技術研發隊伍、市場銷售隊伍的核心成員構建多元化薪酬績效管理體系,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建立企業人才資源競爭優勢。
5、加強公司內部治理,促進公司持續穩健發展
公司將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持續梳理、修訂、完善相關制度并嚴格執行,持續加強制度學習、人員風險意識培訓等,強化內控,規范管理,通過內部規范管理來防控業務風險、提高業務管理效率,促進業務順暢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