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造鉆石的供求一直在增加,這讓天然鉆石業感到非常不安。
天然鉆石行業中游領域的一些公司現在也參與了實驗室培育業務。
鉆石分析師 Paul Zimnisky 在接受 Rough & Fine 的 Mathew Nyaungwa 專訪時表示,他預計實驗室培育鉆石首飾銷售額今年將首次超過全球鉆石珠寶總銷售額的 10%。
然而,他表示,雖然實驗室培育鉆石的需求增長仍然強勁,但供應增長超過了需求,這給價格帶來了壓力。
注意:Zimnisky 發布了一份專業的基于訂閱的月度行業報告,名為“鉆石市場狀況”,其中包括他的所有數據、預測和分析。
以下是采訪摘錄。
您曾經注意到,人造寶石占全球鉆石首飾總銷售額的 5%。您最新的預測是什么?
我預測,實驗室制造鉆石首飾銷售額今年將首次突破全球鉆石珠寶總銷售額(天然和實驗室制造)的 10%。
也就是說,我認為重要的是要記住,實驗室鉆石正在創造對鉆石首飾的增量需求,否則這些需求將不存在。展望未來,我相信這種增量需求將繼續增長,而實驗室培育的直接蠶食天然鉆石的比例將趨于穩定并趨于平穩。
因此,從長遠來看,將實驗室培育鉆石需求占天然鉆石需求的百分比來看將變得不那么重要。
最終,我認為實驗室鉆石將發展自己的身份,需求將更多地由獨立的產品定位驅動,而不是“這是天然鉆石的低價替代品”的信息。
盡管對人造鉆石首飾的需求強勁,但是什么原因導致實驗室制造鉆石的價格下降?
根據我的分析,實驗室培育的全球生產能力一直在爆炸式增長,我預計這種情況至少在未來幾年會持續下去。特別是印度的產能開放量令人震驚。此外,中國已經擁有巨大的生產能力,一旦中國經濟重新開放到更常規的大流行后貿易,我認為實驗室培育的市場有可能很快變得供過于求。
因此,雖然實驗室培育鉆石的需求增長仍然令人興奮,但我相信供應增長正在超過需求,這正在壓低價格。
天然鉆石行業如何應對對合成鉆石的強勁需求?
更高質量的實驗室制造鉆石的更廣泛供應無疑使天然鉆石行業保持警惕。近年來,以供應鏈透明度和天然鉆石來源為重點的舉措加快了。這應該有助于區分天然和實驗室培育的產品及其相對價值主張。
我認為,隨著天然鉆石和實驗室鉆石行業透明度的提高,圍繞實驗室鉆石的一些更脆弱和籠統的ESG敘事將浮出水面,轉而支持天然鉆石。
也就是說,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傳統的天然鉆石公司,尤其是該行業的中游部分,現在也從事實驗室培育的業務。因此,肯定有一些公司有動力讓這兩種產品取得成功。
哪些年齡段的人購買了大部分人造鉆石首飾?
他們似乎在25至40歲的人群中做得最好。這似乎在美國等市場甚至有點年輕。我認為這部分是因為年輕一代的可自由支配消費能力較低,但也因為他們對新產品更開放。
另外,請記住,從 2005 年到 2015 年左右,天然鉆石類別營銷活動并不活躍,因此在此期間成年的人口對天然鉆石的看法可能不如其父級鉆石。
誰是人造鉆石的主要生產國,哪個國家是主要消費國?
很難說,因為幾乎所有的生產商都是私人的,不會公開披露生產指標。也就是說,我可以自信地說,中國目前是最大的生產國。而且,我認為印度可以在未來幾年趕上中國。
事實上,美國仍然是實驗室鉆石首飾的最大消費市場。
您認為哪些主要因素將塑造實驗室培育鉆石行業?
我認為這一切最終將歸結為定價、營銷和產品定位。
與過去相比,目前生產的合成鉆石的質量如何?
隨著研發支出和投資導致生產技術的改進,質量和克拉尺寸也在不斷提高。
為什么很難使實驗室鉆石珠寶的品牌和專有設計對于那些想要將其作為奢侈品進行營銷的人來說至關重要?
成功的品牌和營銷非常昂貴,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開發。但是,如果一個品牌能夠達到這個水平,它就可以獲得顯著的客戶忠誠度和定價權。
您之前指出,人造鉆石作為一種材料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可以以天然鉆石不可能或經濟的方式制成珠寶。您能對此進行更多說明嗎?
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使用材料的經濟學有關。例如,天然鉆石太有價值了,無法切割成低產量的“異國情調”形狀,而這對于實驗室鉆石來說并不是一個大問題。
Mathew Nyaungwa,非洲分社主編,Rough&Po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