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讓眾多家電企業頭疼的上游大宗材料價格正在回落。二季度鋁均價環比下降7.10%,冷軋板環比下降2.18%。作為“帶頭大哥”的銅價更是延續下行態勢。7月6日,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價下跌近5%至每噸7291.50美元,為2020年11月以來新低。
業內人士表示,上述大宗原材料價格回落將降低家電企業生產成本。銅價下降速度最快,銅材用料較多的空調產業鏈企業有望率先受益。在均價持續提升的背景下,白電也是受益最明顯的細分領域,格力電器在內的頭部公司對終端產品擁有較強定價權。
原材料價格下降
原材料在家電公司成本端占比較大,龍頭企業中原材料占營業成本的比重均在85%以上,故原材料價格波動對企業的盈利影響較大。具體來看,銅、鋁、鋼材、塑料占比之和分別約為洗衣機、空調、冰箱成本的60%、50%、60%。
自2021年初開始,包括銅在內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讓眾多家電企業叫苦不迭。近一年來,在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和互動區,投資者最關心的便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給上市公司帶來的壓力如何。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去年3月公開表態,銅價在上漲,但不是長期的。格力堅持不漲價,但如果銅價繼續上漲,就要視情況而定,不要把漲價馬上轉移給消費者。這一表態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贊賞,同時也側面印證了以銅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對企業的影響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家電主要原材料價格從今年4月以來企穩回落。二季度鋁均價為20615元/噸,同比增長11.04%,環比下降7.10%;冷軋板均價為5430元/噸,同比下降13.77%,環比下降2.18%。
銅價的走勢更具有代表性。“今年上半年,銅價先揚后抑,價格重心大幅下移。一季度,在俄烏沖突影響下,市場對供應擾動關注持續提升,銅價重心穩步上移。”國貿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方富強表示,進入二季度,情形發生了變化,受美聯儲加息影響,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擔憂提升,銅價大幅下挫。其中,內盤滬銅下探至60000元/噸左右,外盤倫銅則下跌至8000美元/噸,內外盤銅價均已跌至2021年2月以來新低。數據顯示,LME銅最新現貨結算價為7975.5美元/噸,同比下滑14.63%,環比下滑15.65%。
對于后市行情,華泰期貨認為,目前銅價下跌更多是來自市場情緒的影響,從基本面角度而言,國內或許存在疫情出現反復后,供需回歸節奏短暫錯位的情況,但也絕不至于令價格出現如此大幅下挫。市場情緒或仍需較長時間才能企穩,短期內銅價恐仍將繼續承壓。
白電均價持續提升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家電行業上半年銷售承壓。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今年1-5月空調行業累計實現產量7029萬臺,同比下滑1.3%;實現銷量7071萬臺,同比微增1.2%,內銷量同比上升1.7%。6月,空調行業內銷、外銷、總排產量同比增速分別為-17%、-22%、-12%。冰箱1-5月內銷量同比下降6.8%,5月同比下降9.9%;洗衣機1-5月內銷量同比下滑10.1%,5月同比下滑10.1%。
盡管銷售數據平平,但長江證券表示,考慮到疫情趨穩的態勢,內需最差階段已經過去。
家電板塊已出現邊際改善跡象,三大白電均價持續提升便是佐證。中怡康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空調整體市場均價為4013元/臺,同比增長8.3%;冰箱和洗衣機市場均價分別達5960元/臺、4097元/臺,同比分別增長11.9%、9.5%,延續此前的上漲態勢。
業內人士表示,6月中旬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高溫,有望快速帶動空調、冰箱、冰柜等制冷設備需求增長。
業績迎來修復機遇
原材料價格下行會對家電企業的盈利帶來哪些變化?
業內人士表示,家電零售價格隨原材料漲價而提升,但不會因成本回落而同步下降。對比“空冰洗”成本指數與其終端銷售價格走勢,可發現成本上漲將拉動供應鏈各環節漲價,從而傳導至終端產品均價提升;反之成本降價時零售并不跟隨同步降價,主要是因為空調、冰箱、洗衣機行業集中度較高,行業前三位的市占率長期維持在70%以上,使得頭部公司對終端產品擁有較強定價權,拉動均價穩中有升,享受溢價利潤空間。
以空調市場為例,光大證券表示,若2022年原材料價格走勢分化,且空調產品價格上漲5%,以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信家電、海爾智家這四家公司的2021年度財報為基礎,結合2022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的走勢,當塑料價格下調20%,鋁、銅價格上漲10%,鋼價保持不變,空調成本將上升2%,毛利率則有望提升2.4個百分點,家電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望迎來修復。
國金證券認為,分季度來看,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為原材料價格增速的峰值,因此2021年四季度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最大。今年四季度行業毛利率修復幅度將高于今年三季度。分品類看,白電原材料價格回落后利潤彈性將更大。國金證券家電首席分析師謝麗媛表示,全年來看,白電龍頭毛利率均有望修復。